一本书好不好看,无非就一点:有没有新的、有意思的东西。人类是认知性动物,天生对于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那么能够吸引人的东西一点是新奇的、人类未曾见过的事物。也就是说写文章说要创造性的东西,要新,新在哪?一种是叙述方式新、措辞新;一种则是内容性。像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讲故事的语言方式新,幽默、风趣、易懂,把人们带入到了历史的荣辱兴衰、沧海桑田中,当然明朝本身也出了很多奇葩皇帝、有着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就是说书本身的内容也有新颖之处,这也是《明朝那些事儿》能够受到大众热捧的原因所在。像达尔文的《进化论》则是内容新,虽然语言枯燥无味,但内容对于当时还被神创论所主导的社会来讲实在是爆炸性的大新闻,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像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也是观点内容新,作者引入了很多人们未曾知道的动物趣事以作为自己新颖观点的佐证,自然也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像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也是内容新,以一个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中不为人熟知的一面,读来令人颇为震撼。当然这两本书在语言叙事上也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语言通俗易懂,给人以很流畅的阅读体验。不像有的书,啰里啰嗦,不知所云,又或者故作高深,读的人一头的雾水。人都读瞌睡乏困了,又怎么会有继续阅读下去的欲望呢?
读者不喜欢说教,还是喜欢听故事。听新奇的故事,然后由新奇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或引申出一个观点来。如果这个观点也新颖,那就会相得益彰,更能勾起人们的阅读欲望。
所以讲故事写文章一定要抓住一个个“新”字,可以是语言措辞、叙述方式新,也可以是内容新。当然两者兼有那就更好。如果我们写文章说的还是别人讲过的事、用的也是别人用过的叙述方法,那就算了,复制永远只能当第二,何况经典很难被超越。当然了,如果说是纯粹的照抄照搬,那根本就没有超越这一说 ,只不过是在拾人牙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