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个教学原则
1. 理论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1) 从现象到理论的探究过程:通过对数学原理、定律、公式、法则的发现过程进行微型化、生活化的实验探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体验其发现过程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更容易地理解、掌握数学经过高度概括、高度凝练、高度抽象的原理、定律、公式、法则。
(2) 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运用过程: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数学原理、定律、公式、法则,只有经过学生的消化、吸收,再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赋予高度概括、高度凝练、高度抽象的数学原理、定律、公式、法则以生命力。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才能感觉到身边的事物事事都闪烁着知识的光芒,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法则等都是经过高度概括、高度凝练、高度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学生不容易直接理解、掌握。要充分利用其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现象的特点,将其具体化、形象化,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演示,使用抽象思维形象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活动组织。或者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外显,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思维的活动过程、方法、策略。如采用各种思维导图、表格、统计图、划线、画简图、实验操作等。
3. 系统性与具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很严谨的学科。它有其内在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其知识、技能之间的整体性、联系性,又要考虑单一知识点、技能的相对独立性、特殊性。要从知识、技能的整体性、具体性、发展性的观点出发,更好地、更合理地设计、处理其知识、技能之间的衔接问题、强化巩固问题。有的知识、技能是后一知识、技能的基础,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理解、掌握程度才能继续进行学习。有的知识、技能则需要在后续的知识、技能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实践、运用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掌握。因此,需要从知识、技能的整体性与具体性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设计,合理运用迁移效应使新旧知识、技能之间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强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