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在日本曾收鲁迅为弟子,倾囊相授教他如何写作。
不承想,后来师徒二人在写作道路上,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章太炎坚持弘扬国学,认为国学就是面对西方挑战的精神动力,并始终坚持用文言文写作。
而鲁迅却高举白话文的大旗,主张全部废弃文言文。
换做常人,势必相互攻讦,彼此诋毁。
章太炎却仍旧屡赠条幅鼓励鲁迅,而鲁迅也称赞章太炎“实乃后生楷范”。
师徒二人,虽然观念不一,选择不同,却从未因此攻击对方。
更没有因为彼此是师徒关系,就把个人想法强加到对方头上。
正如康德所说:
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地去理解。
跟人观念不合之时,与其因教育对方而不欢而散,不如学会尊重对方的选择。
博主@李逵就曾分享自己与朋友的故事。
李逵与朋友是高中同学,两人都是普通高校毕业。
大四那年,李逵听从长辈的建议,顺利考上公务员。
后来赶上疫情,周边不少人都失了业,唯独他毫无忧虑。
而他的朋友,大学一毕业就决定北漂,这几年过得颠沛流离。
前年春节,两人回家过年,约好了小聚。
想起朋友的境况,李逵就打算好好劝劝对方离开北京,回来考公。
不料父亲听闻他的想法后,告诫道:“你不用劝,你得尊重别人的选择。”
李逵很是不解,但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
饭局上两人谈笑风生,回忆过往的友情,当谈及北漂,李逵则支持道“我相信你”。
朋友听后,十分感动:
“真的谢谢你。身边不少人都劝我考编制,但我并不喜欢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
直到去年,李逵听闻朋友在北京开了家公司,年入上百万。
这时他才恍然大悟:
人生各有各的选择,即便你不认可,别人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见思维不同、观念相左的人:
也许是不喜欢的习惯,也许是迥然的办事风格,也许是截然相反的性情……
面对这些人,作家黄桐建议道:
费力去改变别人,不如先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尊重对方。
我不一定认同你说的话,但也会给予你表达的权利;
我不支持你的做法,却也不干涉你的选择。
成年人相处,不必强行纠正,各自舒心就好。
学者刘擎曾表示,人际最舒服的关系,一定是学会筛选。
人生海海,我们会遇见很多人,不是所有人都能与自己合拍。
与其费心将别人塑造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如主动从人群中筛选和自己同频的人。
英国有一名小公务员彼得·贝斯特,曾是甲壳虫乐队的鼓手。
但是当乐队红遍全球之际,他却离开了乐队。
因为贝斯特发现,他在和乐队其他成员相处时,彼此间的性格不同,对音乐的追求也不同。
贝斯特的性格沉稳,喜欢传统的击鼓节奏。
而其他人刚好相反,他们偏爱癫狂、花哨的音乐技巧。
在日常生活中,贝斯特总是一副朴素穿着,队友们则热衷于奇装异服。
以致于乐队一起活动相处时,他显得格格不入。
后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贝斯特发现自己与队友在音乐表现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但他始终没有强行改变队友的演奏想法,而是努力配合乐队的演出。
终于,在坚持两年后,他决心离开这儿,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乐队。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贝斯特的经历,遇到三观背离的同事,话不投机的同学……
面对那些三观和立场没法调和的人,与其互相说服,不如互相删除。
比如两个口味不同的人。
我有喜欢苹果的理由,你有喜爱香蕉的原因。
但没关系,我们彼此都不用改,不舒服的关系到此为止就行了。
我去跟喜欢吃苹果的人在一起吃苹果,你去跟喜欢吃香蕉的人在一起吃香蕉。
最终,彼此都会收获快乐与舒心。
所以成年人的社交就应如此,不去说服别人,也不让别人来说服。
只筛选不教育,只选择不改变。
在人群中,各取所需,才是最简单高效的相处之道。心理学教授路易斯曾发现:
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30天,培养一种思维模式需要6个月,而形成某种内在性格则需要14年。
每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似毫不起眼,背后都是长期的思想、性格与习惯的固化。
与人相处,你以为只是纠正别人某个行为,其实是在否定对方过去的人生。
面对与你三观相悖的人,你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化身宝瓶,容纳他、尊重他;要么化身筛子,筛掉他,远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