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些抑郁,家长应该怎么疏导?
当孩子有了抑郁情绪时,作为家长,首先要能够识别,是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
抑郁情绪,主要是受到客观事物的刺激所引起的,也就是说事出有因,一般不会超过2周,没有发展到病态,往往会有一些情绪低落,干什么提不起兴趣,闷闷不乐的,抑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而抑郁症,属于一种心理疾病,一般有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在急性应激事件或者是有慢性的应激源一直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交互作用,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来兴趣,思维迟缓,严重的时候,感觉活着没意思,症状持续两周及两周以上,甚至出现自伤自残自杀的倾向。
当孩子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时,要引起家长的高度的重视。
如果孩子只是抑郁情绪,作为家长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状态,父母情绪稳定就是孩子情绪的定海神针,第一步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然后再了解在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认可、肯定接纳孩子的情绪,拥抱孩子,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和接纳,当孩子的情绪被看见被接纳时,一般情况下情绪就会得到抚慰和支持。
接下来看孩子的情绪是否有所缓解,鼓励孩子充分的表达情绪,当孩子有卡壳的时候,家长能耐心的帮助孩子表达,把孩子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想表达而面对一团乱麻的复杂情绪无法表达时,家长可以用是不是……是不是……语句来共情孩子,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探索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情绪,提升孩子的情感智慧。
通过和孩子交流核实,找到抑郁痛苦根源在哪里,孩子有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
然后帮助孩子做心理建设,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孩子一起做脑力震荡,鼓励孩子思考怎么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具体怎么做1、2、3,并征求孩子意见,家长能为他做些什么,需要家长提供什么帮助。
有抑郁情绪的孩子,多数都会封闭自己,内心很脆弱,有回避退缩行为,这时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孩子面临的困难,耐心陪伴,用心去爱,取得孩子的信任,营造安全的环境,等待孩子慢慢打开心扉。
一般抑郁的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和价值感,任何增加孩子安全感和价值感的事情都可以做,父母需要觉察自己和孩子的互动模式,自己的养育方式是如何破坏了孩子的价值感和安全感的,从而成长自己。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接触到的青少年多是抑郁症及被抑郁情绪困扰的个案及个案家长,当青少年个案被问及你的核心痛苦是什么时,多数都会说:“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妈妈的满意,不管多努力,都看不到妈妈开心的脸。”
“妈妈不满意,妈妈不开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不够好,意味着我不优秀,意味着我无能。因此,我努力做好,越想取得好成绩,越紧张,结果越不尽人愿,妈妈就更焦虑,我就更自责,恨自己没有用。慢慢就不想再学了,因为学也没有!”
这是很多休学抑郁孩子的心路历程,所以有一句话叫:妈妈的脸,就是孩子的天空。
一般来说,一个抑郁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生病的家庭”,家庭生病了,孩子作为家里最弱势的一个,承载着家里无法消解的矛盾和焦虑,父母的高期待,高焦虑,高控制,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的安全感价值感给破坏了,其实是“家庭生病”了,却让“孩子吃药”,孩子只是“家庭生病”的替罪羊,根源在父母。
一般情况下我会把工作重点一多半放在家长身上,一部分放在孩子身上,家长学习改变了,和孩子的心有连接了,懂得自己感受也知道孩子感受了,就可以放下期待,面对自己的焦虑,自己的创伤,选择成长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再和孩子互动中,孩子感受到了爱和接纳,孩子就会重新获得动力,症状很快就会改变。
所以说,当孩子有些抑郁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会疏导,很多抑郁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出现抑郁情绪时,他们更焦虑,脸色更难看,把孩子能量拉得更低,所以说不在于妈妈说了什么,而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