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歌:咏也,从欠哥声。歌的初文为:“诃(hē)”,形声字,从言可声。“可”从口从丁,丁表示祭祀神灵的架子,丁口结合,意为:歌颂神灵。
哥由两个可组成,意为“合唱”或者男女对唱,《说文》曰:“哥,声也。从二可。”哥的原义就是“唱”,后用“歌”来代替“哥”来表示唱。哥被假借为对兄长的称呼。
如《诗经·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歌作名词则指供人唱的作品,如《诗经·大雅·桑柔》:“既作尔歌。”
歌有歌词,叫诗,所以歌也指能配合乐曲歌唱的诗。如《礼·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
因为“歌”多用来颂扬先人或英雄的功德,所以“歌”也有颂扬的意思。
“歌”后来引申为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后来称为歌诗,现代统称为诗歌。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代的乐府民歌,其实也就是乐府诗。由于“歌”与乐曲密不可分,所以“歌”还有奏乐的意义。《礼记·檀弓下》中“歌于斯”的说法,就是指在祭祀的时候奏乐。
诗和歌是有区别的,歌早于诗,最早的歌就是劳动号子,文字产生后才有诗。诗用曲唱出来就成了歌。
诗如果只用来抒发情感,不唱而诵就叫“徒诗”,歌往往用来记事,《书·舜典》有言:“诗言志,歌永(咏)言。”
反:覆也,从又从⺁(han),又指手,⺁指山崖,又⺁结合,会用手推转山石之意。
反的原义指翻转,如《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意为:以齐国之大,要行王道,就像翻手一样容易。
反由翻转延伸指相反,与“正”相对,也延伸指未能遵守、违背,如《左传》:“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
反也指反叛、造反,如“谋反”。
反也指重复,如宋代陆游的《赠苏赵叟兄弟》诗:“携文数过我,每读必三反。”
反也用作副词。相当于“反而、反倒”。如《诗·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
和之:与之和(he第四声),当一个人唱歌时,另外的人可以与他“和”,唱和声的人可以唱一样的旋律,也可以唱三度、五度、八度的旋律,也可以在主唱的某段旋律后面加一段旋律。
全文理解为:
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听到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帮他唱和声。
本文想表达什么信息呢?孔子爱唱歌?音乐造诣深厚?这是表面的,本文还有一个深层次的意义:孔子善于估计、赞美别人!
孟子也提出过:“与人为善”!意为:别人优秀、做得好的时候,要鼓励、赞扬他。
要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定要鼓励、赞美优秀的人,有善行的人,声讨、远离、反对那些为恶之人,扶持、帮助能力差、有困难的人。
有人说:人类不缺英雄,缺的是那些站在路边鼓掌的人。确实是这样,自古以来,有些人以攻击、打击诬陷别人为乐,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网络时代,网络暴力充斥着各个角落,有人竟然还把“羡慕嫉妒恨!”挂在嘴边,十分可笑。
被嫉妒成名的宋玉
宋玉,字子渊,宋国公族后裔 ,楚国文人,辞赋作家,楚国士大夫。曾事楚顷襄王。据说,宋玉是屈原的学生。
宋玉与唐勒、景差(cuō)齐名。《汉书》录有其赋16篇,今多亡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宋玉的《高唐赋》里的“高唐”,指楚国云梦泽境内的巫山云梦台上的高唐观,上面住着一位美丽的巫山神女,《山海经》、《庄子》说她是炎帝之女。
楚国先王之前游历云梦台高唐观时,曾和巫山神女在梦中交合,她是那么的美丽和变幻莫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古人以此典故中的“共赴巫山”和“云雨”来代指房事。
可是这位神女这样的来去无踪,这令宋玉陪同的楚王怅然若失,甚至连宋玉本人也无比向往。
这位“巫山神女”本是楚国的婚配和生育之神,但在宋玉的笔下,她是如此的多情又令人爱慕。
后来宋玉还专门又写了一篇《神女赋》来赞美这位“巫山神女”,此赋写尽宋玉对神女的痴恋之态,但“神女”似念似恋,似留非留,终于离宋玉而去,宋玉“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
这篇《神女赋》后来成为三国曹植名闻天下《洛神赋》的灵感来源!
宋玉不但文才出众,能言善辩,而且长得帅气,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楚王非常赏识他,这遭到了很多同事的嫉妒和怨恨,于是便有人在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
一天,又有人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楚王听得太多都有一点不耐烦了。于是便把宋玉叫来问道:“你是怎么搞的,惹出了这么多闲言碎语?”
宋玉凭借自己雄辩的才能为自己据理力辩。楚王听了,说道:“你说得也有道理,可为什么那些人偏偏跟你不和,总是要说你坏话呢?如果你能讲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我就算这些人说的都是假话,不然的话,你说得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宋玉立即回答道:“大王,我给您讲出个故事吧!有个外地人来到了都城,有一天,他在闹市里唱起歌来。开始唱的是楚国当时民间的歌曲‘下里巴人’,由于曲调通俗易懂,会唱的人很多,因此,有好几千人都跟着一起唱了起来;
接着,他又唱起了格调稍微高雅的‘阳阿’,这时,跟随他一起唱的人就只有几百人了;后来,他又唱起了更为高雅的‘阳春白雪’,难度更大,所以跟着唱的人就只有几十个人了。
最后,他将五音特色调和发挥,使乐声达到了极境,这时,就没有几个人能跟着唱了。这道理就是:歌曲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楚王听后点头说:“我知道了。”
有个大夫叫登徒子,在楚襄王面前说他“好色”,楚襄王便把宋玉找来问话。宋玉说:“没有这回事。相反,好色的不是我,恰恰就是登徒子自己。”
楚襄王问他有什么根据。宋玉就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大意是:天下的佳人没有比得过楚国的,楚国的美女要算我家乡的最好,我家乡的美女之中最最拔尖的,就是我东邻的一位姑娘。
这位姑娘,身材适度,不高不矮,脸色也天生好看,不用擦粉抹胭脂;眉毛、皮肤、腰身、牙齿,没有一处不美。她微微一笑的时候,那漂亮更是难于形容,要让阳城、下蔡那些花花公子见了,都会被迷倒。
其中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及“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都成为名句,成为汉朝李延年夸赞自己妹妹的“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及白居易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三千粉黛无颜色”二诗的直接灵感。
可是,这位“东家之女”,常常攀登墙头来偷看我,已经整整三年,我至今还没有接受她追求,后来“东邻”与“西施”,合称“东邻西施”,成为美女的代名词。
至于登徒大夫,就和我截然不同了。他的妻子,头发乱、耳朵斜,嘴唇裂、牙齿缺,走起路来,弯着腰、一瘸一拐的,而且满身癞疥,还患着严重的痔疮。而登徒大夫却很喜欢她,已经同她生了五个孩子了。
最后宋玉反问楚襄王:“您看,究竟是谁好色,这不是再明白不过了吗?”襄王听了,觉得似乎也有道理。
后来,人们把登徒子作为好色者的代表,称好色的人就叫做“登徒子”或者“登徒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