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猴的种类众多,现存并所知的有264种猴。但在中国古代,人们并不严格区分猴的种类。如:猿与猴,就进化的角度来看,前者要优于后者,而古人则并不刻意区分,有时还将二者并称,这从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阳山穷邑惟猿猴”(《刘生诗》)与卢仝的诗句“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出山作》)便可窥见一斑。
猴,生性机灵、好动。其机灵,自不必多说,因为,猴与人类关系密切,通人性,元代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里就有文字反映猴的机灵,可参阅;其好动,也显而易见,即便是被关进动物园的笼子里,猴也总爱跳上跳下的。
猴,在中国,又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所谓“申猴”。猴文化,也已成为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
在汉语中,有不少关于猿猴的成语。其中,脍炙人口的有“朝三暮四”、“心猿意马”、“沐猴而冠”、“树倒猢狲散”等。
朝三暮四,语出《庄子·齐物论》,讲一个养猴者,拿橡子喂猴,对猴子说:“朝三而暮四”,猴子听后都很生气。于是,养猴者改说:“然则朝四而暮三”,猴子们听了都很高兴。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后来用以比喻反复无常。
心猿意马,佛教用语。比喻人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就像猿与马奔腾似的。后多用来比喻心神不定。元代兰楚芳《粉蝶儿·思情》中就有“透春情说几句知心话,则被你拖逗我心猿意马”之句。
沐猴而冠,语本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沐猴,指猕猴。猴子戴帽子,比喻外表装得像个人物,却是人面兽心。也常用以讥讽依附权贵窃取名位之人。
树倒猢狲散,语本宋代庞元英的《读薮·曹咏妻》。树一倒,依附在树上的猴子一哄而散。比喻为首的人一下台,依附他的人也即随之而散。
在汉语中,也有不少与猿猴有关的俗话、歇后语。其中,为人们熟知的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猴急”、“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猴子看书——假斯文”等。
关于猴的寓意汉族普遍认为猴为吉祥物。由于猴与侯谐音,在许多图画中,猴的形象表示封侯的意思。如一只猴子爬在枫树上挂印,取“封侯挂印”之意;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取“马上封侯”之意;两只猴子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的背上,取“辈辈封侯”之意。
看到这里我想讲讲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其实只是想讲下面这个关于猴子的故事,然后Google百度了上面的内容。
近期2016.2.10号的《锵锵三人行》许子东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猴论」,猴子在树上就是这个样子。“往下看,都是笑脸;往上看,都是屁股;左右看,都是耳目。”第一句“往下看都是笑脸”,比较容易好理解。一般下面的人对上面的人都是毕恭毕敬的,笑脸相迎。
第二句“往上看都是屁股”,其实有很多不能的层次。首先,第一个是地位高的人不用理睬地位的人,不用给你笑脸看。第二个是拍马屁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你去接触他,你只能拍到他的“马屁”,碰不到他的“头”嘛。还有第三个更深的意思,当你爬到最高最风光的地方,你看所有人的笑脸,下面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你的屁股。真是太有意思了。
最后一句也很有意思,“左右看,都是耳目”。跟你地位一样的人又如何呢?你会觉得都是“耳目”,到处有是影子,尤其是在官场、职场上。
最后的结论是:猴子是没错的,错就错在这棵“树”。猴子要是到草地上、山坡上到什么地方,它们不必构成这么一个结构,是因为树造成了它们一个这样的等级。但反过来讲,猴子又喜欢上树。树上有吃的东西,树上有它的亲情关系,猴子不得不上树。所以,错不在猴子,错在树。树的等级,树的结构,造成了猴子互相之间的复杂关系。
其实我们这么讲,对猴子是误解的。猴子平时很少只在一棵树上下爬,它是一片树林,是在不同的树之间跳跃。通常是一群猴各据山头,当然它们是有老大的,它们之间是跳来跳去的。用这个比喻重新讲回社会,一个社会如果只有一种树干,那就必然形成这个结构,假如是有很多种树,很多领域让猴子去“占据”,去发挥就不会有这种问题。所以说,应该是“良猴择木而栖”。
猴子喜欢上树,那么人喜欢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