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注定不一样。
待在家里,不到处乱跑,就为祖国做了最大的贡献。
这种机会不多,大家一定要珍惜。
曾经有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个房间,里面温度合适,有食物,有Wifi,有手机,你能在里面待多久?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脑洞题竟然在有2020年农历新年期间变成了现实。
万万没想到的是,梦想实现了我们非但没有狂喜,很多人还神经紧绷,无时无刻刷手机。
看各种视频、各种消息,越看越气,一时没忍住,哭了起来。
有些甚至还头疼,饭吃不下,晚上睡不着,早上五点就醒。
“亲,你的心理超负荷了”
当然,情绪十分隐蔽,我们先别急着下判断。
普通大众的生活状态:
回想一下,跟之前比,最近的生活有没有出现以下的变化:
1、睡眠障碍。晚上睡不着,早上起得早。睡着后做噩梦。
2、没胃口,吃不下,吃什么都不香。
3、原本有些头疼、牙疼的老毛病,突然又出现了,比之前严重。
4、无时无刻在看各种信息,甚至主动去搜集信息,完全停不下来。
5、饭量不变,体重变轻,头发掉了很多。
6、特别生气,会憎恨没有做好的人,回复帖子会气得发抖。
7、别人开心放松,也会感到生气,认为对方不合时宜。
8、总担心自己生病,老觉得自己跟患病症状对应上。
……
如果短时间内发生了类似的变化,那么你可能出现了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raumatization):
“在目击大量残忍、破坏性场景之后,损害程度超过心理和情绪的耐受极限,间接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
通常来说,这是医护人员、社工等近距离接近灾难的人才会出现的情况。但是现在信息传播太快了,任何人拿起手机,都会被信息包围,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
于是,我们被拽到情境中,难以抽身。
这不是什么性格缺陷,同理心强、共情力强的人,更容易出现替代性创伤。
我们在关注疫情时,也要关注自己。
替代性创伤是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应激反应。
如果再加上不规律的生活,那么还会影响到我们的免疫力。
我们可以试试一些方法,照顾自己的内心:
1、觉察情绪,理解并接纳情绪
适当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确实有助于我们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我们不用压抑或者否认负面情绪。
负面信息那么多,引起负面情绪太正常了。
但负面情绪过载就要引起重视,正面它,理解它,保护自己。
2、减少信息输入
关注官方信息,比如人民日报。
少看各种微信群、朋友圈流通的未经证实的谣言、负面新闻。
不信谣,不传谣,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避免徒增焦虑。
3、放下手机,正常作息
放下手机,多关注自己当下的生活,平凡的日常琐碎也会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照顾好了自己,以后需要时我们才有更多的能力去帮助更多。
4、减少自责,娱乐不可耻
适度的娱乐可以帮助缓解情绪,帮助我们脱离大量的恐慌和焦虑。
运动、冥想等活动也可以让我们的情绪得到缓解。
5、多表达鼓励与支持
负面情绪需要发泄,但要避免被情绪所控制。
“加油”两个字,确实能鼓励人。
“辛苦了”,体恤别人的难处。
“我能帮你些什么吗”,无论能不能帮,精神上已经提供了支持。
6、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以上方法不奏效,那么向你的朋友、家人倾诉。
但是他们也可能承受压力,你也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果非常不幸,你是患者家属:
患者家属,是自我感觉最无力的一个群体。
普通人注意力在预防。
医护人员在乎工作。
确诊者和疑似者注意力在疾病。
患者家属似乎置身事外,又似乎脱不了关系。
反而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难以给自己定位。
同时,家属担心自己会不会染病,也担心患者的病况,双份的焦虑。
家属是患者的定海神针。
如常生活和柔软相处,可以给家庭成员提供最大的心理支持。
面对患者
1、多表达关心和支持。不用担心防护的问题。医生比我们更专业,会给出专业指导。保护自己同时,也要照顾患者的情绪。
2、多谈谈家庭中的生活趣事,给紧张的心情松松绑。
3、学会倾听,倾听病患的倾诉,倾听他们的恐慌和焦虑。他们需要一个情绪的出口,并不是需要我们提供建议。
身为家属
1、带好口罩,及时消毒,该隔离隔离。与患者的接触不是亲情的体现,而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负责。
2、如果心理压力过重,做些运动,找朋友诉说。但是,不要在患者面前二次传播负面情绪。好心情有助于康复。
3、如果心理压力无法疏导,向专业人士求助。
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你是个患者:
在天灾人祸面前,每一个人都是无辜的。
包括确诊者和疑似者,一样值得被爱和保护。
新闻常常报道带病的出逃者。
但是我们明白,不配合的人,因为被新闻报道了,格外显眼而已。
积极治疗和积极隔离的人是大多数。
理解确诊者和疑似者的人也是大多数。
所以,请不要厌恶自己或放弃自己,你没有任何错。
1、理解他人的无力
那些冲你发脾气,甚至是咒骂的人,说的都是假的。
他们可能出现了替代性创伤,也可能是被吓坏了,无法觉察是焦虑和无力。
这部分的问题需要他们自己解决,我们不用去回应。
情绪上的一来一往,只会把双方拽在负面情绪中,越陷越深。
我们可以主动制止这一循环。
2、接纳负面情绪
作为患者,你可能会出现应激反应,感到害怕、焦虑、生气,甚至噩梦、失眠。
不用为自己的应激反应而二次紧张。脆弱是正常的。
我们可以脆弱、可以生气,同时,我们可以尝试,不被情绪裹挟。
接纳自己的情绪,与情绪相处。
3、积极面对疾病,遵医嘱作息
回避疾病,不但耽误治疗,也会增加你的心理压力。
采取“直面”的应对方式,比如,和家人坦诚地谈论与疾病有关的信息、主动解决生病时遇到的生活问题等等。
知道的信息越多,你会越有掌控感。
医学专家正在日以继夜研究药物,而且有好几个治愈的案例。
按照医生的叮嘱,过有规律的生活,也能帮助你恢复健康。
4、缓解情绪
当我们做到理解他人、接纳情绪、直面疾病后,可以尝试用行动,离开情绪的深渊。
情绪有惯性,我们容易沉溺。只有不断的采取行动,才能抵抗情绪的惯性。
我们可以拉一个清单,列出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写作、抱抱玩偶、做饭。
当发现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当中时,不管愿不愿意,先做清单上的事。
动起来,情绪慢慢会得到缓解。
事情会好起来的。
最后,我们身在暗夜,终能迎来曙光。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感谢壹心理主笔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