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之前,看了几个预告片,感觉是那种热血的励志片(你去看官方放出的那几个预告片,肯定跟我一样体会)。毕竟大家都是看过五十二集哪吒传奇的人,难免会好奇它跟“原著”有啥不一样。我之所以十分想看,就是因为预告片里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相信它是一个比哪吒传奇更有内涵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故事的内核不会变。
感谢官方的预告片将我的预期导向了错误的方向,它颠覆了“预告片覆盖全片最精彩的地方”这条理念,但是,我喜欢这种“误导”。《魔童降世》绝不仅仅是热血的励志片,它的层次感丰富而且立体。我不知道怎样形容那种层次感,就是你站在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世界,是因为每一条明线暗线的逻辑都非常合理和清晰吗?总之,这是一部不论从孩子角度还是成人角度都可以叫好的影片。
【如果你还没有看这部电影,现在可以去看啦,以下内容涉及剧透,可能会影响观影体验】
先说整个片子里最戳我的点。每次涉及到这条剧情线,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就是李靖夫妇和哪吒的亲子感情线。
我不知道孩子的视角里能不能完全看懂李靖夫妇有多爱哪吒。比如哪吒刚出生被注入魔丸的时候,太乙真人和众人都要求李靖立即处死哪吒,李夫人拼死护住哪吒,这个是母爱应该挺好理解。李靖决定要留下哪吒的时候,他对陈唐关百姓说,“此事是我李靖家门不幸,如若以后哪吒闯祸,我李靖就算豁出性命也要还百姓一个公道。”(跟原话可能有偏差,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我一开始以为他是爱妻心切,因为李夫人那个眼神确实难以拒绝,还有就是脸面问题,陈唐关总兵之子一出生就处死面子上过不去之类的?后来,李靖和太乙真人去找元始天尊为魔丸解咒(元始天尊给魔丸下咒,三年以后会被天雷劈死),回来之后告诉李夫人说此咒无法可解。这里李夫人和李靖截然不同的反应也很有意思,母爱总是从孩子个人的情感/心理/情绪(软件)出发,李夫人提出要周游世界让哪吒幸福地度过剩下的时光;父爱从孩子个人的成长/能力/责任(硬件)出发,李靖提出要把哪吒引向正道让太乙真人教哪吒斩妖除魔。其实看到这里,我仍然觉得李靖是一个很要脸面的人,他就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应该是“魔童”。
直到最后敖丙水淹陈唐关,飞猪给哪吒看到的保留片段,也是导演想给观众的保留片段,就是李靖在找元始天尊的路上遇到的“小云云”告诉他“天劫咒不能解但是可以转移到血亲身上”,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明明直到哪吒只有三年寿命,李靖却还是希望他学会斩妖除魔,走向正道。父爱就是这样,沉默、担当、牺牲。其实直到看到这里我才真正的想到前面书写的种种父母爱,也许这些爱里会参杂我列举的那些不够坦荡和纯粹的情感,但确确实实就是父母对孩子爱的真实写照。爱会因为不同的环境、经历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他们的内核都是相当纯粹的。
说完最戳心的点,说一下我最喜欢的点吧。就是标题说的,“人心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我认为这是整个影片的内核。这座大山是一切故事线的导火索和引线。首先是大环境里人族对妖族的成见,如果说封神世界里有一条鄙视链,那么妖族可以说是这条鄙视链的最底端。这种成见的背景下,元始天尊对申公豹的成见(据申公豹自己描述,他没能成为十二金仙就是因为他是妖族)引发了申公豹对十二金仙人选的意见,所以他才偷盗灵珠,才会有魔童的降生。而天帝对龙族(也属于妖族)的成见,让龙族千秋万代镇守海底龙宫,这个海底龙宫实际上是一座镇压上古凶兽的地狱,龙族不能离开这个炼狱,这才引发了龙族想要靠灵珠升仙崛起的欲望,才会有龙族和申公豹勾结。陈唐关百姓对魔童哪吒的成见,让一个心怀正义的“坏小孩”生活得痛苦而憋屈,差点堕入魔道。
我喜欢的部分,就是最靠近现实的部分。成见是什么?成见是一座无法靠一个人推翻的大山。其实故事里每个悲剧角色都想成为推翻这座大山的人,比如申公豹,比如龙王,比如敖丙,比如哪吒,因为他们都是被大山压住的人。再次强调一遍,成见是一座无法靠一人推翻的大山。这几个人也不行。我可以直接了当地告诉你,即使到了影片的最后,这座大山仍然没有被推倒。那么故事里看上去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的是什么呢?
是哪吒的成长。我为什么说哪吒是一个“心怀正义的坏小孩”?从一出生开始就被所有人躲避,被家里人关禁闭。这是什么?是怪物。一个被当作怪物长大的孩子,他本来就应该成为怪物。但是哪吒没有。他无比的坚强和善良。影片里只刻画了一次他逃出李府的情节,但是这样的情节肯定在哪吒成长的过程中不止发生一次。他从李府逃出来,跑到大街上,倒数五个数,所有百姓都慌乱逃跑躲避。百姓因为害怕哪吒伤人而逃跑,而哪吒他在干什么?他只不过,在跟大家玩捉迷藏。所有人都只记得他是魔丸转世,没有人记得他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孩童。
之后他去做了什么,把打算“除掉”他的孩子帮整了一顿。从这些种种事迹看,哪吒也不过就是个性格比较顽劣的小孩子而已。后面他被李夫人说中心事的时候,回忆了一段他只是想跟小孩子玩但是被所有人丢鸡蛋墨汁驱赶的片段。反正如果是我被这么对待,还身怀神力的话,早就把那些人打成肉泥了。但是哪吒没有,他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甚至他都没有去侮辱过那些百姓,他只是利用大家对他的害怕在玩一些小孩子玩的游戏。他只是寂寞和无聊罢了。但是他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寂寞和无聊会成为父母亲人口中的“闯祸”。
后来他从山河社稷图里修炼逃出来,便是他试图推翻这座大山的经历。但是他失败了,他失败以后做了什么,把所有误会他污蔑他的人打了一顿。(不知道是不是我本人比较反社会,反正我想说打得好!)其实试图推翻大山但是失败的人不止哪吒一个啊,申公豹和敖丙都是试图推翻大山失败了,但是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想屠杀整个陈唐关。我觉得他们的反应也在情理之中。而哪吒跟他们相比,真的是善良可爱,他用自己的坚强和乐观在成见的炼狱里自由成长。最后,他终于明白世人的成见是无法被打败的,而这些成见其实与他哪吒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没有关系。
就像他最后入魔的时候对敖丙也是所有人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你说,魔丸打不过灵珠,但我是哪吒,所以我可以;世人说,魔丸转世是魔童,但我是哪吒,偏要拯救苍生给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