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特别的“减肥”书,也是一本“被书名毁了的好书”。翻开这本书,是因为我也是“胖子家族”中的一员,就像书中所说,因为自己的妈妈很胖,一直认为自己的胖是遗传的,很多胖子都会给自己的这样的借口吧。
如作者所说,看看妈妈年轻时的照片,那时她很苗条,我妈妈在生我之前体重也从未过百,只是生了我之后,一米五八的她一直飙升到150斤,就再也没有瘦过。
我也习惯性地告诉自己:我胖是因为遗传,我就是那种喝凉水都会长肉的体质,但真是这样吗?这样的说法只不过让自己更自在,更舒服,同时让自己免于自责而已。
胖,真的不是因为遗传,如果想减肥,还是不要给自己这样的借口。
这本书很特别,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自揭伤疤,引导读者思考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食物之间的关系。
是的,我胖,我吃,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的胃需要食物,而是我的心。我的心缺爱,在我的情感生活中,有我不安、焦虑、压抑、不甘、逃避的情绪,我想通过暴饮暴食来安慰自己,我通过舌尖体会到的美食、胃部的饱腹感来暂时的压下的那些坏情绪。
每一个胖子的身躯里可能都藏着一个委屈的灵魂。
作者在40岁之前,一直用食物这个“药方”来安慰自己。她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母亲的认可与夸奖,但事实是“她的妈妈也许没有那么爱她”。
她妈妈“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虽然她同样是这种思想的受害者。但这种思想却注入到了她的潜意识之中,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后,又对自己的女儿“施暴”。她妈妈做得最极端的一件事情便是在她12岁那年,收养了一个儿子,还逼她叫“哥哥”。
读来令人心疼,当一个内心有缺憾的人成为妈妈,她就容易成为最残忍的施暴者,可以对弱小的孩子“为所欲为”!
作者找到了自己内心缺爱的根源,她一直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妈妈的爱,但当她近不惑之年的时候,才终于明白,“这不是她的错”,无论她怎么努力,都不可能从这样一位妈妈那里得到她想要的肯定与爱。而这么多年以来,对于这份缺失的母爱,她一直是从食物那里获得补偿的!
看到有读者说:“作者唠叨自己的家常,自己的心里感受,与减肥有多大的关系呢?对我的减肥实用性不大。”
非常不认同这种说法,只能说这样的读者可能真的没有读懂这本书。这是一本看似讲减肥,实则讲人生的书,这是一本以减肥为突破口,实现自我心理治愈的书,这是一本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生活经验慢慢剖析体重管理的书,更是一本让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的书。
有读者说:“这是我看过最棒的减肥书!”
有读者说:“这是我看过最棒的心理学书!”
是的,就是这样一本书,希望每个“胖子”都能开启自己的减肥之旅,内心的自我治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