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的祖先那么重视诗歌的教育?诗歌的教育真能让一个人成功吗?
我们现在所接受的教育,大多是和“智商”、“财商”、生活技能相关的教育;而诗歌的教育,无疑和这些教育有差别——它更倾向于情感的教育、人格的教育。
它真的能够起作用吗?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歌的重新认识
古人说,诗以言志,诗用来表达“志向”。什么是“志”呢?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认识“思想和情感”的呢?只有把这些搞清楚,才能体会到,诗歌针对人的哪一部分起作用,为什么诗歌能够改变人。
我们来看,这个“志”的金文写法,上边是个“之”,下面是心。它的含义,就是“心之所之”。之,也有“止”的含义,所以也是心之所止。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那就是我们的“志”。用现在的话说,它代表着,一个人深层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呈现出了人的爱恨情仇,驱动了人的喜怒哀乐。
志,按照古人的解释,也是“意”。概括地讲,人们的所有思想信念都是“意”。在这个意里面,有几种“命名”的事物,我们可以提出来讨论。
我们常说,入情入理,“情”与“理”,存在我们思想信念当中。我们能够体会到,情感、情绪是受深层次的理性、信念所支配的。遭受同样的一件事情,因为秉持的信念不同,解读不同,每个人所呈现出来情绪和情感也就不同。有句话说,能够伤害我们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对事实的解读。比如胯下之辱,韩信和武大,就有不同的解读,两人的境遇和未来都会不同。
事实会影响我们产生情绪和情感(情);而情绪和情感是因着每个人深层的信念的不同而不同(理)。在“情”和“理”的更深层次,则是“志”,人的基本人生信念、价值取向。
志与言的关系
我们在开始,说到“诗以言志”,这里面涉及一个有趣的话题:一个人的志向,要通过表达,才能传递给别人,这就是“言”。言一般指的是质朴的语言,要想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轰动的”效果,要借助于“文”。
《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记载,孔子曾经说了这么一段话: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诗,是属于文的部分。诗言志,其实说了3个层面:诗文 | 言 | 志。
古人一直强调诗言志,不是不知道诗是用来表达情感、情绪的,但要明白,诗文深处要表达“志”,诗人自己的“志”是更重要的。我们理解诗文,不仅要关注诗文的华美,还要关注诗人本身的价值观。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大诗人,比如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屈原,随着时代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评价。因为价值取向的不同。
我们常说诗歌、诗歌,其实这是两种事物。《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我们已经讲过了“诗言志”,再来看看什么是“歌永言”。
永,是长久的意思。
看起来像水纹是不是?因为水纹很长,所以用来表示 “长久、持久”。歌就是把这个“言”加以延伸、加之节奏,歌,因而有了声音、声调和乐器。
诗歌可以改变人类的情志,这背后其实隐含着艺术和人的情志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明白了这点才会懂得古代人为什么那么重视诗歌的教育,才会明白古人在教育上极为深厚的用心。
提问:请问您如何看待最近大热的诗词大会?如何看待诗词大会冠军武武亦姝?我们如何用诗词来陶冶情操呢?
回答:这让我想起一则孔子的故事。
据说孔子在学琴的时候,有一首琴曲反复弹奏。老师对他说,这一首,你已经弹得很熟悉了,可以学新的了。孔子说,我每次弹这首乐曲的时候,感受都不同。孔子弹了很多遍那首琴曲后说,做这首琴曲的人应该是一位心地纯良、壮阔的人。老师告诉他,这首曲子叫做——文王操。
我们学论语也好,学诗文也好,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学会那么华丽的文辞,还是要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或者接触那个隐含在文字下面的心灵呢?
诗三百、汉乐府、唐诗、五代和宋的诗词完全不同,你都进去之后,人的气象也会不同。芝兰和鲍鱼之室,君请自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