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济南进行了一场线下交流活动,关于知识管理的,济南的酷热也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我们准时相约在周末的下午两点,参与人员有药山,五峰山,小乖张,微笑,朗朗晴空,菲尼克斯还有我,开场依然是自我介绍,然后就是主题分享。主分享人是药山。先说一下分享的内容吧,现在发觉对事情的回顾思考是一种消化比较快得方式。
首先是对知识的基础的概念的一些简单概述,相信这一块不用我多作解释,大家在网上进行搜索,都会比我这非专业的人了解的更多,我就不一一去废话了。
接着,就是对知识的解读,先是讲得知识的分类,知识按着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有不同的分类。这边按着不同的分类给分成了四类。
1、按着知识的性质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即理论性的知识和经验型的知识,关于这一块就是按照我们平时的一些常识去解读,比较好懂。
2、按着知识的显示来划分,分别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平时能用语言来表述出来的知识,并且能形成文字的那部分就是显性知识,而对于个人通过时间沉淀或累积的一些难以大众化不易用言语去表述清楚的,需要自己体会和经历的那种就是隐性知识,而因为我们有的时候对自己的认知不足,或许就以为我们能说出来的,那就是我们浓缩出来的经验,讲述这一块的时候,是通过两个例子来说的,一个是关于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的区别与占比,他是通过冰山现象来类比说明的,而对于我们关于经验与实际隐性和显性知识的重要性,是通过一个简单地小故事来解释的,回来之后,我还查了一下,出自《庄子· 天道》之中的轮扁论读书。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方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问。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臣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3、按照知识载体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其中个人知识是能带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而组织知识说的是我们所在的公司或组织内部形成的一整套体系。
4、按照知识的竞争,这个时我个人感觉比较有意思的,它的划分是按照时代区分的,分别是古代的记忆力,近现代的阅读量,以及我们当下的读书转化,并且都是结合当代的一些我们熟知的人物来进行讲解。
其实有的时候,分享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他必须要把自己知道的知识转化成语言,还要让别人听起来简单易懂,而药山这次的开头绝对不错,通过穿插一些例子或者小故事,把一个枯燥的概念性的东西,讲的有声有色,而且我发现当一个人的阅读量和知识的转化比较多得时候,他可以随时都能把东西打碎融合,来增加趣味性。
然后就是知识的特点和知识的层次,
知识的层次这一块分为:噪声,数据,信息,知识,能力,智慧。
噪声:我们所获得的信息中得对我们生活没有关系的消息。
数据:简单地一些数据,就像是单独的数字,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信息。
信息:是数据进行加工之后,相互之间有了一定的关联性的消息。
知识:我们将之整理转化为自己需要的东西的那部分信息。
能力:将之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情
智慧:我们透过知识能对其进行分析或者了解,提前能做出预判。
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个人整体效率的提升,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个人知识管理就是为了持续建立自我知识体系,并且不断进行知识的获取与整理,存储与更新,交流与分享,应用与创新的过程。
既然进行个人管理,就必然需要有其原则,包括五个原则:目标驱动原则、金字塔原则、精力匹配原则、持之以恒原则、动态更新原则,因为这一块我对其理解还有待提高,就不对其进行解释了。
而且这才仅仅是一半而已,这次的信息量太大,我需要自己内化吸收之后,再转化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