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校的矛盾源于教育事大
老师和家长的目的是相通的。不是相同,而是相通。老师需要通过培养孩子,来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家长需要通过培养孩子,来完成自己的基因延续任务。
人又都是贪心的,最后都变成了,要把孩子培养好、培养成才,这个任务才算圆满。
由谁来圆满完成任务?
矛盾产生了。老师说这个任务太艰巨,需要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家长说你们老师该做的工作不做,我们为什么要配合你?
互相推诿,不断扯皮。
老师得认真工作,因为等你老了,你教育出来的孩子要在社会上反过来为你服务!
家长也要知道,孩子最终还是你的,不是老师的。你付出多一分,你以后也就轻松一分。
大家不能因为教育太重要而忙着逃避。
家长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站好教育的第一岗--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小学以后,老师接力,进行文化和思想教育,但家长也不能放手大吉。孩子成人以后,基本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家长和老师就都可以放心放手了,以后就靠自己教育自己了。
2.目前的教育有缺陷
如果教育是万能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
不懂的总能学会,考试大家都考满分,每个人都很自信、阳光、健康。我觉得,这需要对人类的基因进行大规模改造以后才能实现。
心理学中有个多元智能理论。大概意思是,人的智能可以分为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八个部分。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智能领域。所以,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长和骄傲。
而教育,目前还是侧重于智力方面的训练。在学习阶段,不可避免地考核、对比成绩,就是这个原因。老师需要孩子都出好成绩,是过于苛责孩子。家长要求老师是全能,也是求全责备了。
所以,需要改的是教育的大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都要为之努力和奋斗的!
现在开始提倡素质教育,虽然还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改变正是源于新理念、新思想的出现,总比墨守成规一潭死水要强得多。有了革命的意识,才有努力的目标!
3.我们忽略了孩子
老师和家长激烈对抗,孩子呢?我们的共同目标却完全被忽视了!
有没有老师能调查一下你在训斥孩子的时候,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有没有家长能在去学校找老师讨回公道之前,问一问你的孩子的想法?
老师以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家长也以为是为了孩子好,裁判员是孩子啊!你们选手都太把自己当成个豆了!好像是后宫的嫔妃争宠,结果发现孩子这个皇上哪个都不爱,要各打五十大板!
大人总是自以为是的,他们比孩子见多识广、深谋远虑。为什么不弯下腰来看看孩子需要些什么?
孩子不想写已经会的作业:没关系,爸妈帮着写点,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你的处理方法呵护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不想写还不会的作业:加油啊,爸妈给你讲一讲,要是再不会,我们打电话问老师。你的处理方法给孩子莫大的信心!
孩子可能是坚强的,老师批评了我,我虽然不高兴,但是我希望努力以后就能得到表扬!家长赶紧鼓励赞扬。你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格局!
孩子可能是脆弱的:老师的责备我受不了。家长不要迟疑,去交涉!老师油盐不进,去教育局告!家长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底气!
那个在路上拦着自己的老师大打出手的中年人,他实在无比可怜!
他的父母呢?他在当年受到老师的折磨时,为什么不找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是不是他的父母不愿出面?是不是他的父母认为老师的做法没错?
如果是现在,家长去找校长、找教育局、找记者曝光、在朋友圈发文,难道还不能让老师停止对孩子的伤害?
父母在教育中的过失,最终也让老师背了锅。
4.家校共育才是理性做法
老师和家长不应该隔着学校的围墙,互相指责互相猜忌。
腹诽可以有,牢骚可以有,不涉及到孩子的切身利益的,说说就完了,没必要上纲上线。
冷静下来,我们还得教育孩子呢!
家长和老师应该走在同一条大路上。
家长抱着、搀扶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
老师在班级的队伍前面引领,在队伍的中间指导,在队伍的后面鼓励。
当然会有情绪、会有误解、会有冲突。
可是家长、孩子、老师三位一体,互相体谅,就一定能疏通情绪、化开误解、平息冲突。
然后遇怪打怪、遇神杀神!
等孩子长出坚强的翅膀远走高飞之时,老师和家长相忘于江湖之际,不该相视一笑泯恩仇吗?
何苦像痴男怨女一般,谁负了谁?谁又欠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