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艺术(原创)
一天与Z一同上班,走在中途,一同事打来电话:问上班没有。我实话实说,同事问走在哪里了?未到南门十字街路口。你路过扈大姐凉皮店,买五元大饼。这可谓举手之劳,我也就照办了。
过了一会,我又赶上Z。Z便审判犯人似的问:谁的电话?同事。什么事?托我顺路买五元大饼。Z许是刚才被冷落,许是醋意萌发,说出足以让人作呕的话:犯贱。
同事有事,顺便帮一个忙,也无大碍,何必说话这样难听。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已有电话:首先一句话:谁?二句话:什么事?三句话: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后面紧跟第四句话: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好事也不找你。话虽不多,只让你干面噎得慌。让你再没有一点与他交流,说话的心情,足让你好好心情降到冰点。
我不辩解,不争论,因为遇到Z这号人物,不能讲理,讲不通,只有任凭他人去评说。也许领导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习惯性说说,过后,并不计较,同是,绝不体会别人感受。
这是我想到一件我心知,Z感觉心里很是委屈,多年的付出毁于几句话。但不能向其解释
,因为她总是自以为是,不肯认错。
一亲戚L一早打电话,说是借两万元钱。许是手头暂时没有,试想:靠工资过时光的人,谁手头时常存放两万元零花。两万元绝非小数字,便不解,问做什么?L:急着用,别问了。显示极不情愿回答。Z:到底差人家多少钱?L:你到底借不借?显示自己权威受到挑战后的愤怒。Z很少受过这样的谴责,眼中充满委屈的泪水。如今借钱的也强势。
万事求人难,知道求人之难。但是,被借钱人一定要有知情权,自己的钱哪里去了,还不知道,心中定委屈。可是,遇到难处借钱,也有难言之苦,不便讲明原因,可是,在追问,也就戳到痛处,被激怒。
若是彼此改变一下,也就不至于如此尴尬。简单应付就是:我知道了,手头也紧张,我尽力转借一下,就这吧,时间到,我要上班去。问题也就有了婉转的余地。
Z还是给人送着礼,借到一万五千元。L也迟迟没有要。再后来,Z再去拿着礼物看时,竟然被撵了出来,从此断绝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