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书后成了无业游民,大小伙子再也不能靠父母来养活,得自己去找点事做。
那时县城逐渐开放,做手艺的泥瓦匠,卖菜卖鸡的小贩,拉板车的劳力,以及商店等多起来,这些人中午多在街上买着吃,路边盒饭摊也应时出现。
卖盒饭的三轮摊就摆在十字街,主要经营的是一对家在老街的年轻夫妻,他们的生意还真不错,可以说是最早下海打工潮的开始。我因学过厨艺,见此心想:不如也来卖盒饭试试。
说干就干,着手准备。先是租房。找了老安昌厂内人家的一间闲置房子,这房子并不与主家在一块,有点像是停车的车库,租金好像才几十元。房子租好了,再去置办器具。买了一辆三轮车,四方车斗前置,后座边焊一个铁筐挂着,用来放热火瓶。再请人用白铁皮打制一个盛放菜盆的箱架。箱架中间装水,下面座一煤球炉,用来保温。煤气灶一套,锅碗瓢盆,一次性饭盒等等,都齐备好了。
万事开头难!看别人做事便宜,到了自己头上,有点手忙脚乱。第一次没有经验,也不知买多少菜,煮多少饭,心里只有个大概。
记得常做的有这几个菜。粉蒸肉,去市场买的正经的肋肉即五花肉,辣椒炒毛鱼,芹菜炒香干等。买菜,洗菜,切菜,炒菜,炒好了,装到瓷盆里,一一放到箱架上。
准备就绪,时间也差不多了,推着车子出门,也去十字街摆卖,就停在那对夫妻摊不远的位置。好在没有争抢地盘,表面上互不干涉。
事实上,我的到来,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意,大家仍一如往常光顾他们的摊。到我摊前来买的人很少,两下对比,真的是门前冷落。
我脸皮薄,又腼腆,不会叫卖招呼,只是傻站在那里,等着顾客来,我自己都感到很不好意思。望着别人忙个不停,看看自己这边清淡,有点无所适从,我好像是一个不会表演的人硬被拉上了台,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
既然开了头,只有硬着头皮。花了钱,炒好的菜,总不能浪费,我多么希望有人来买我做的盒饭啊。可人家来不来买,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总算开了张。大概是看我实惠,二块钱一份,管饱。我也生怕给人家打少了,用炒菜的大铁勺舀菜,不像他们用的是小勺子,打得少。眼看午饭时间都要过去了,我才卖出几份。等他们都卖完了,心满意足的收拾回家,我这边盆的菜还剩一大半。他们走的时候,望了望我一眼,我看见年轻女人眼神里有怜悯也有嫌弃,更搞得我头都抬不起来。
同样是做生意,人家大大方方,理直气壮,而我搞得像偷了别人家的东西,胆怯心虚。我想,我根本就不适合做生意吧。
也难怪人家生意好。他们不仅品种多,炒的菜也油润。并不是说我炒的菜不好,实在也不错,而且材料货真价实,只是跟他们比,显得单调干涩,缺少一种烟火气。他们是夫唱妇随,俩个人接地气。我一个小伙子,又木讷,换我来买盒饭,大概也会去买他们家的吧。
即便卖出几份,多时十来份,我总感到,其中有好心人的帮助,有心来买我的盒饭。譬如是善良的人士,或是认识我的人,不点破,叫别人来照顾我的生意,尽管这只是我的猜测。
就这样坚持了若干天,虽没有亏本,但不能盈利。赚不到钱,最后也只好停业。
想起那时卖盒饭,尽管失败收场,但那时的我是敢想敢干,有年轻人的闯劲,不服输的心劲。
现在想起,那时我的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呢?我就知道,我们的差别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想到自己,懵懵懂懂,一路走来,不免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