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更好的选择,应该是每个人在生活中的愿景,我作为一个天秤座深有体会。经常会在面临选择的时候纠结很久,想要选但又怕选错。
怎样做更好的选择?一个人的选择除了基于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外,离不开格局,经验。如果一个人有比较高的格局,他自然明白什么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基本没有纠结什么事儿了。一个人的格局体现在他的人生目标,价值尺度。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以最满意,符合自我内心标准的作为目标。以更好的标准要求自己,拥有更高的格局,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而关于格局的境界,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代宗师》里的回答,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
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像工作,前途等等,很多时候在完成选择后会发现现实是有差距的,这个差距可能和理想目标是南辕北辙,十万八千里。然后陷入到两难的境地,不喜欢现在但又不舍得放弃,看不到出路。这种两难的境地是我们思维当中的现状事实,但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事实,我们通过过往经验形成了习惯认知,对现状的判断和理解。在这个时候可以深入的探讨分析自我对现状的判断理解,会发现很多看似合理的观点背后有很多都是习惯思维的认知误区。在发现习惯思维误区后,我们可以建立新的思维框架。不仅仅是在选择上,日常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容易陷入到自我的思维误区当中,将自己对他人的解读理所当然的视为他人动机和想法,而不断与自我深入的对话,进行深度的思考,会越来越容易明晰自己的思维误区。
另一个跟选择相关的问题则是选项过多,这也是容易造成人纠结的原因之一。或者选项之间各有明显优势,感到无法选择。这种情况我们要作的是精细化的思考,对于问题本身我们关注的是哪些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或者一般重要的,把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进行条件细分,量化比较,在关注因素下对各个选项进行打分比较得出结果。这个条件即我们的选择标准一定是从自我本身出发。这个标准的精细程度可以根据问题的重要性来决定。
一个选择能够持续的时间能有多久谁都不知道,我们常常会害怕自己因为选错而失败,但选择后发现并非预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校正自己的选择,发展心理学家的观点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校正并不是推翻全盘重来,更像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部分重建,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建形成了独特的人生。而已经形成的基础它是不变的,一直延续在我们的生命里。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