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饭时间跟一个同事A聊天,我说我又开始进入疯狂减肥的模式了。说完我心里还特别骄傲,想着她要夸我有毅力。
谁知道,同事A来了一句:“你现在最好不要减肥,你这年纪这两年就要备孕了吧。”
我还没弄懂她言下的意思,我说我是运动减肥呢,不伤身体不打紧。
她马上就补充道:“我的意思是,你减肥那也是白减呀,到时候还是会一样的肥。”
我不气馁,我说我近几年没打算生娃呢,我跟男友会先结婚再打拼几年,再考虑生娃。
她说:“你们年纪也不小了,为什么还不生呢?小孩能花多少钱。有些事你当下不去做,怕到时候你就会力不从心了。”于是,她给我举例,她的一个妹妹因为年轻也不着急,流产过一个小孩后就一直很难怀上小孩了。
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我说每个人的情况和人生不一样呢。我已经和男友对生娃这个事达成一致了。你看大城市,多少大龄没有生娃的不都活的挺好的吗?还有甚至是选择丁克的。
她变得有些激动了,“妹妹,你不要太天真了。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现实是像我们这样的城市,没有哪个家庭允许子女不生育下一代的。多少家庭,夫妻关系好但是因为没有下一代而破裂的。”
于是,我们的话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本来只是我今天说了一件我开始减肥的事,上升到了生不生娃,上升到家庭观念。我变得抑郁了,我们的饭也差不多吃饱了。我坐下来开始摆弄自己的手机,装模作样的好像让自己做起了别的事。
不过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什么时候喜欢就各种问题,对自己观点高谈阔论起来了呢,我们喜欢别人认同自己,喜欢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强加于别人身上了呢?包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我们的朋友同事。他们的道理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教育下来的,一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和经历。于是我看到的这个世界,像是一个框架,一个牢笼。我们要做的是,成为一个“正常人”,不能打破常规和法则。
我们规定了在什么年纪该上学读书了,毕业了得选择一份什么职业才能算“铁饭碗”,多少岁得结婚生娃,结婚必须要买一个房子,一个车子。这就是大众的思维和想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按照这样的人生之路走完自己的一生的。读书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跟上进度降级了,那会叫别人认为你的智商有问题。毕业了,如果你选择的是一个冷门的行业,那会叫别人说认为一辈子都没有前途。到了所谓的适婚年龄,而你依然还慢悠悠的单着,那会让认为你眼光高,或者真是被贬值了。
我并不是那种桀骜不驯,要超脱世俗的女生。我也一度因为父母催婚而烦闷,我也超级爱小宝宝没想过要做丁克一族。我只是一个生活在五线城市,每个月领着两三千薪水的小职员。在抵抗各种生活的压力下,我也会难过,彷徨,不知所措。毕竟面对如此大的传统社会,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压力,我的能力和个人的想法实在太有限了。
我想到了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月亮是我们那个美好的理想,而六便士就是我们那脚下的生活和现实。我们是选择抬头看月亮,还是低头捡起脚下的六便士呢。理想是,我们能听随心的声音,让我们积蓄能量,去我们想去的任何地方,做我们喜欢做的事。而现实是,你要在每个年龄阶段做所谓应该的事,你要随大流日出日落,星星点点,以平凡为最美。
可是我还是想尝试的走一走自己认为正确的路,我还是想在长大之后听一听自己的心声,就算这条路走下去的时候,头破血流那也自己认命。因为这是自己用勇气和头脑换来的一种人生。虽然我的人生方式一直只能算做小众生活,例如我每天坚持晨跑或是夜跑,我每天规定自己写一篇文章再滚去睡觉,我到一个新的城市不是去名胜古迹,高楼大厦,而是钻进一家书店享受一下午。可是我换来的是,一种越来越接近内心的满足感和富足感。
我不用每天不断的去刷朋友圈,发布各种信息来弥补内心的空虚,我不用和朋友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来显示这个世界多热闹,我不用花光所有钱满世界旅游,来表达自己已行万里路,我不用去拼豪车豪宅,去显现自己的声价和地位。最重要的是,我走的每一步,都是一边捡起脚下的六便士,一边朝向月亮走去,当我足够强大,理想就变成了生活,只要你是用脚步一步步去丈量它的长度的。
我们是社会的人,我们都会有遭受生活的压力甚至窘迫感。可是每每这时候,我就会想到《阿甘正传》里面因为母亲去世,珍妮离开后一路奔跑在路上的阿甘。在他没日没夜奔跑的那些日子里,后面有多少追随着他而奔跑的人啊,他们问他奔跑在路上的意义是什么?他没有回答,直到他跑累了他就停下来往回走了。
阿甘的是大众眼里的弱智,行为古怪。而这个电影却让我看到了他是电影里唯一不迷茫的人。在每一个阶段目标都明确,简单。这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地方。
人生如戏,却不是游戏。它一旦开始就没有退出或者复活,你的人生,到底由谁来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