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以史为镜,提升人文素质。
欢迎走进今天的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
第二十七讲—贤者如莲王用汲(三)
上一讲我们说到,三次提审郑何,海瑞面对的局面一次比一次糟糕,而海瑞消失的两天里他并没有闲着,而是准备了大量的资料与数据,为三审郑何做了充足的准备。同样也看到在审案过程中对比王用汲和海瑞的君子坦荡荡,郑泌昌和赵贞吉颇具小人长戚戚之态,自己的内心黑暗便认为世界都是黑暗。
图片
01
世界上最差的投资就是谎言
这个世界上最差的投资就是谎言,因为一个谎言需要用无数个谎言来圆。海瑞从来不屑于做这些口舌之争, 虽然郑泌昌何茂才意图翻案,但谎言总归有破绽。所以,海瑞传召了两位已经很久没见的大人——蒋千户、徐千户。
既然郑、何二人翻供,为了保命绝没有可能招供,那就只有找新的突破口。大明朝的一个规矩就是“公罪不罚”,蒋千户、徐千户都是听命于上司何茂才,千错万错,听命是不错的。所以即使郑、何二人犯了罪,也不会牵连到下面的人。
这条规矩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连下属都要株连,那必然是没人愿意做事了。所以大师兄常说:好的管理者一定是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可惜现在很多管理者只一味地享受权利带来的便利,却忽视了“担责”的重要性。
海瑞先从一个细节的问题开始入手:“问你们两件事,你们如实回答。今年五月新安江大水,你们当时带着兵是在哪个县的闸门边看守?”果不其然,两人是否认的。
图片
说着海瑞拿出了他进门拿的那一摞纸,赫然是两百多人的证词。郑、何否认,蒋、徐二人自然知道一些利害关系,也会否认。但下面两百多个士兵,哪里知道朝堂的利益纠葛,海瑞是知县,拿到他们的证词并不难。且“公罪不究”下面的士兵更没有撒谎的理由。
一个士兵的供词未必有用,但两百多人的供词分量绝不一样,几乎是辩无可辩。海瑞消失的那两天,便是去拿这两百个人的供词,其中辛苦不可知也。
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两人仍然狡辩是在防护堤坝,海瑞不在“毁堤淹田”上面多做纠缠,已经有两百多人的供词,蒋、徐二人的供词也没那么重要了。
02
有理不在声高
这条罪名坐实以后,海瑞又开始追究第二条罪状“通倭”:
“倭寇井上十四郎一直是你们奉命关押的,他是怎么放出去的,为什么一到淳安县就诱导灾民,那日何茂才将他从淳安带走也是由你们带兵押送,现在这个人却不见了踪影,你们不会说那个时候也在睡觉吧?”
而蒋千户一口咬定就是齐大柱做的,又反咬一口海瑞放走的他们。“这也就是就是你们当初在淳安县大牢,准备放火将本官和倭寇一起烧死的原因,”蒋、徐二人自然是不会承认,海瑞继续说道:“你们当然没有放火,不然的话本官也不会坐在这里审你们了,带证人。”
图片
不在放没放倭寇上多做纠缠,海瑞翻出了另一件事情:放火烧牢房。
我们可以看到郑泌昌何茂才以及蒋、徐千户均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并且始终在高声狡辩,但有句话说的好“有理不在声高”,只要道理在,与你的嗓门高低没有关系,而声调高的人也不一定有理。
那海瑞带的又是那两位证人呢?
接下来他又会如何做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期待下一讲大师兄点评《大明王朝1566》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