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在哪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民国时代,一个富商,要把女儿嫁给一个官员的儿子,但是,准备出嫁时,才发现对方是个大烟鬼。
然而,屈于官威,这门亲事又不能退。
怎么办呢?总不能把女儿害了吧?
于是富商准备的嫁妆是40盒鸦片,并告诉女婿,这鸦片是上等货,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女婿试了果然不同凡响,正准备全部拿走。
富商提出了一个要求说,我不能一下子全给你,你抽完一盒,才能再来拿下一盒。
女婿也遵守了这个约定。
但是,当他抽到的30多盒时,发现自己已经没有瘾了。
后来才知道,富商在鸦片里做了手脚,每一盒都会比上一盒含的鸦片量少一点点,因此到最后几盒,基本鸦片含量已经很少了。
女婿也就此戒掉了这个恶习。
这个故事事实性无从考究,也可能仅仅是个故事。
但是,其中透出的道理,却是正确的:你想养成一个好习惯,一定是层层递进;同样你想戒掉一个恶习,也要循序渐进。
最近,11岁的儿子迷上一套图书,每天看的如痴如醉。
而且,一天放学还和我讨论,说这套书写的真有意思,方法也很独特。
我问他怎么个独特法呢?
他说,第一本时,作者的写作方法是第一人称,用的是主人公视角。
到第三本时,作者突然变成了第三人称,用的是上帝视角。
他能明白这些还让我有点惊讶,我接着问:“那你觉得两种写法,哪种好呢?”
他说,各有各个好处。主人公视角有代入感,但是视角之外的事就不知道了。
上帝视角,什么事都能看到,但是少一些神秘感。
这小子,竟然能懂这么多,让老爹还是有点自豪,于是发一个朋友圈。
有朋友看到后,问我:小男孩都静不下,喜欢看电视,玩手机,怎么培养他们爱阅读的习惯呢?
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或者说是,拿一个不好的事,代替更不好的事。
什么意思?就像第一段,讲的那个戒烟的故事,一上来直接戒,难度太大,那就减少鸦片的含量,虽然每一盒还是鸦片,是不好,都总比上一盒好,因为含量少了。
我那小子,以前也是沉迷游戏,电视,根本看不进文字书,你如果一上来给他个大部头,让他读,他一定不看,因为这个过度太大了。
于是,我就给他看漫画书,那些书都是恶搞类的,成人看来一点意义也没有。不算好的东西。
但是,总好过手机和电视吧?
这就是拿一个不好的东西,代替一个更坏的东西。
而且,孩子也接受,看着看着,就可以去调整。
后来我给他买《小屁孩日记》,虽然也是恶搞,但是图片明显减少了,里面的文字和段子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再后来,给他看《二混子曰》,也是漫画,但里面的知识就更多了。
再后来是哈利波特,虽然没有了图片,但是魔幻,吸引人。
然后是霍尔曼的书,讲的是冒险。再是曹文轩的书,因为情节有意思,他的书儿子基本已全部读完。
最后,我开始夹带一些私货,拿一些名著,放在他床头的书架上,说这些书也很好看哦,睡觉前可以翻翻看看。
后来,我看到他一次小测试语文卷子,有一道题是: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请写写原因。
我儿子竟然写的书名是《杀死一只知更鸟》,还写了原因是,书里描写了一位好父亲。
老师画了一圈,点评:厉害。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恶习吧?
如何摆脱,是大家都面临的难题,根据我以上所说,你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不要一上来,就想把最坏变成最好,而是可以把最坏,变成非常坏,再变成有点坏,一步步向好来迈进。
我这个方法曾提导过一个年轻人,摆脱游戏瘾。
他之前沉迷王者,甚至一起吃饭时都忍不住,他也很痛苦。
我就问他,除了玩王者,还有什么嗜好,他说了几个,其中有一个是“看美剧”。
我说,你一旦想玩王者,就去“看美剧”吧,虽然看美剧不算什么好习惯,但最比沉迷王者强。
现在,他已经有5个月没再玩王者,我也开始引导他听书,当然一开始,他会听一些玄幻类,比较吸引人的书,但也开通慢慢听一些有用的书。
也许你会觉得,玩玩游戏,只要控制好时间,没什么的。
其实,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自控水平确实差些,一旦开始,根本停不下来。
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远离,与此同时,并个东西来替代。
就是这样,希望这个办法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