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完全看不出来原来你以前是这样的”
那个晚上和Linda在O’REILLYS,和另外一个晚上和Chanrae在Ciao喝酒聊人生理想的时候,她们都在酒杯见底的时候突然爆出了这么一句话。
是啊,鬼知道我这三年半经历了什么。
三年半前,我还是一个满脸青春痘每天扎着马尾辫露出个油腻腻的大饼脸的小屁孩。
三年半前,我还是一个安静顺从不敢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和别人反驳的怂货。
三年半前,我还是一个循规蹈矩地学习看剧看漫画没有什么特别远大志向的咸鱼。
那个时候,我18岁。
吹下蜡烛的那天,我没有想到之后的三年半,我的性格,我的人生,甚至说外貌,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的人生是从18岁才开始的。
- 2014年9月,我进入大学,报了10个机构组织,只有一个通过了一面。
- 2015年3月,我申请加入AIESC,连个电话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拿到。
- 2015年4月,开始做Loven乐疯,一个很单纯的大学生创业团队。那时候做的,也不过是通过这个团队帮父亲打理一下线上线上全渠道营销的业务,当时在我们校区也算是小有名气。然而不知谁发到某个群里的那句”不过是靠她爸爸罢了”,我至今都没办法忘记,每每想起来都觉得极度屈辱。
- 2015年11月,成为Uber广州的一员,在"U滴大战”最激烈的时候,我在那个1个月BD一百家连锁餐饮品牌的5、6个人的团队里,被激发出了狼性的工作形态。
- 2016年5月,我在对市场懵懂无知,对创业空有一腔”理想”的时候,和从澳洲回来的Hint一起合伙创立了游戏短视频品牌——GJgamer。强势无视各种学校的创业扶持政策,义无反顾地把自己扔进了社会创业者的人群堆里面。从“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觉得天要塌下来”的脆弱形态,慢慢进化成了“只要人还活着,没有任何问题是问题”的进阶形态。
- 2017年4月,我和Hint分家,成立了Vgamer,一个针对Steam玩家的工具型社区。在小程序刚出来没多久的那时,我们选择了通过小程序矩阵切入,累积了约30万用户。
- 2017年5月,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成为了Startup Grind广州的Co director,正式打开我的国际创业圈之路。
- 2017年8月,结束Vgamer,加入RocketSpace中国团队,开始思考我到现在为止都最为珍惜的三个问题:什么是创新,什么是社会责任,这个世界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 2018年1月,离开RocketSpace, 加入ahaa——一个我曾经没能看透它的商业模式,看透之后开始无法自拔的本地体验平台。从此有了一个总是diss我,逼我从内在外在不断进步的boss。
这三年半里,我改变了太多太多。而Sheryl Sandberg,谷歌的COO写在《向前一步》里面的这句话,是我一直铭记到现在的一句: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not afraid”
这句话激发了我最本质的特性,警醒了我在每一次害怕的时候强迫自己去忽视这种害怕的感觉,让我能够更不顾一切地去挑战那些 “我想,不过...”。而之后,每次我抖着手站在台上、或者说是向那些"大人物"打招呼之后,效果之好,让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没能早点看到这句话”。
中国式教育学校的很多体制,让我们失去了正视"权威"、追求不平凡等等十分重要的特质。而很多很多,都是我(实话实说,逃课逃了不少)把自己扔在社会里,才慢慢开始领悟的。我清楚地知道大学生和社会的鸿沟,年轻创业者将会面临的问题,还有我们这些传统的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失去的重要的东西。
而这,正是我建立MINTime18+的契机:
建立一个与和我年纪相似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们的沟通平台。在这里,我们可以讨论对创新、科技、未来、社会责任的见解,偶尔分享一些我碰(tao)壁(ke)碰出来的成长。
"We are here, because we want to be dare to fight for what we are passionate about, to start an astonishing journey which we will never regret, to accomplish something with a bigger impact on the society."
#MINTime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