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认知收获
认知1:要警惕“后见之明偏差”。
论述1:常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知道事实真相后才想起它的存在。我们对将来事物的预见性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与对过去的错误记忆共同导致了“后见之明偏差”。因此,我们需要科学来帮助我们区分真正的预测和简单的后见之明。(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14-16)
认知2:别人没有你以为的这么注意你。
论述2:由于“焦点效应”,我们往往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自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我们总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于是就常常出现“透明度错觉”,以为别人对我们的想法和情绪一览无遗,实际上并非如此。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太过紧张,保持自然就好。(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4-35)
认知3:做一个“理性乐观派”。
论述3:乐观主义确实比悲观主义更能增强个体自我效能感、促进健康和幸福感,但对未来的盲目乐观会让我们忽略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最终在面对现实时更加脆弱。因此,少量的现实主义(防御性悲观主义)可以弥补乐观主义带来的盲点。(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64-66)
认知4:我们总试图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而缺乏批判性思维。
论述4:与寻找证据证伪自己的信念相比,我们更愿意证实它们,这叫做验证性偏差。因此,我们需要去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迫使自己去考虑无法证实自己信念的信息。(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91-92)
认知5: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同伴。
论述5:基因的影响大约只能解释个体人格特质差异的50%,共同的环境影响(包括家庭)只能解释0-10%的人格差异,剩下的40-50%来自于同伴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非常间接,只能决定孩子就读的学校、居住的社区;而同伴则会直接影响孩子。(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177-178)
认知6:要特别警惕冒充权威机构的诈骗。
论述6:在日常生活中,有机构做背景的权威易发挥社会权力。因此,要尤其警惕假借权威机构名义实施的诈骗。(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199)
认知7:要用批判思维和态度免疫来“反洗脑”。
论述7:极端说服的方法包括:引发行为上的承诺,运用有效的说服原则,将人们孤立在思想同化的群体中。因此,要抵御营销、邪教的洗脑,有以下对策: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以抵制随后的劝说;以温和的攻击来起到免疫的作用,使个体对可能到来的更强烈的攻击做好反驳准备;保持社会支持系统,不要断开与家人朋友的沟通联系。(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248-260)
认知8:在完成简单或优势任务时,身边最好有人在场;在完成复杂困难任务时,这最好闭关。
论点8:唤醒能促进优势反应。由于有他人在场能引发唤醒状态,所以观察者或共事者在场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265-269)
认知9:挫折容易激起攻击。因此要觉察自己的受挫状态,以避免不当的攻击行为。
论述9: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挫折感不仅来自剥夺本身,还来自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56-358)
认知10:提升幸福感,也是有章法可循的。
论述10:基于心理学研究,有多种方法可以提升幸福感:合理掌控时间,将目标分解成每天的行动;表现出幸福,用行为影响情绪;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休闲方式,找到“心流”状态;参加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恢复独处的宁静;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关注自我之外的事物,进行亲社会行为;记录感恩日记,思考每天的小确幸;培育灵性自我,感受大自然。(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548-549、601)
十大偏见修正
1.原有的偏见:我们最了解自己。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在解释和预测自己的行为和感受时经常会犯错,反而是我们的朋友和家人常常对我们有更准确的了解。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与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显然不同,我们的理性解释可能会因此忽略了实际上指引我们行为的内在态度。我们有双重态度系统,我们关于过失的自动的内隐的态度,通常与受意识控制的外显态度不同。(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45-49)
2.原有的偏见:可以反悔的选择总比无法反悔的选择要好。
修正后的看法:人们对无法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比对可以反悔的选择的满意度要高。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过多选择可能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带来信息超载,也带来更多后悔的机会。当人们可以撤销他们的决定时,他们就会思考自己决定的利弊,患得患失;而不能撤销决定时,他们就会将注意力集中的这个决定有利的一面,忽视不利的一面。(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59-60)
3.原有的偏见:人们内心或潜意识里通常会对那些被他们伤害的人抱有歉疚。
修正后的看法:人们不仅伤害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人,同时也不喜欢那些被他们伤害的人。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研究发现,伤害无辜——通过发表伤害性的言论或实施强烈的刺激——通常会导致攻击者去贬损受害者,并以此为其行为的正当性辩护。人们往往会将敌人去人性化,而将自己的宠物赋予人性。(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131)
4.原有的偏见:意见领袖一般指的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大V。
修正后的看法:意见领袖被视为专业人士,他们不但包括脱口秀主持人、专栏编辑、医生、教师、科学家等,还包括那些收集信息并将其告知亲友的人。例如,本书作者要购买电脑配件,会听从他儿子的意见,而他儿子的大部分想法就来自电脑宣传材料,如果能说服他,就能说服作者。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多数媒体影响都包括沟通两步流程,即从媒体到意见领袖,再到普通大众。在任何大型群体中,市场营销人员和政客力求说服的正是那些有影响力的人,包括意见领袖和潮流引导者。(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244)
5.原有的偏见:匿名性总能引发人们释放人性之恶。
修正后的看法:匿名性有时候也能引发人们善意的一面。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作出回应,无论线索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277)
6.原有的偏见: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可以有效地打破刻板形象。
修正后的看法:我们的确会注意到那些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但即便是这类信息,它们的影响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小。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当我们集中关注一个反常的事例时,可以分出一个新的范畴来维护已有的刻板印象。譬如通过“再分类”把偏离常规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通过“再分群”形成一个子群体的刻板印象,让分化中的刻板印象适度地发生变化。(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40)
7.原有的偏见:死刑惩罚能起到威慑作用,显著减少杀人案件的发生。
修正后的看法:由于大多数谋杀是敌意性的,属于冲动的情感爆发,不是事先预谋,因此死刑对其威慑不大。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敌意性的工具性两种。敌意性攻击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工具性攻击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谋杀大多是敌意性的。(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50-351)
8.原有的偏见:使用击打沙包、玩暴力游戏等方法,可以宣泄愤怒等负面情绪。
修正后的看法:宣泄假说是不科学的,暴力实践只会加强攻击性情绪,使人愈发愤怒。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越血腥的游戏游戏之后,所引起的敌意和唤起就越高。表达敌意导致了更多的敌意。暴力实践导致了暴力,而不是释放了暴力,用这种方式宣泄愤怒可能事与愿违。暴力游戏会让愤怒升级,并导致更多攻击行为。(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376、381-382)
9.原有的偏见:情侣之间对立相吸,性格互补。
修正后的看法:人们更倾向于喜欢并和那些在需求和人格方面相似的人结为夫妻。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相似的态度特质和价值观使夫妻俩走到了一起,而且相似性还可以预测他们的婚姻满意度。(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405-408)
10.原有的偏见:悲观主义是不可取的。
修正后的看法:悲观主义者有时候更能看清现实。
修正的依据和论述:轻度抑郁的人倾向于自我关注,但他们也很善解人意,这种令人惊讶的抑郁现实主义,又被称为“悲观而明智效应”。(出处:《社会心理学》第11版 P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