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懂,实际上是对知识的感知阶段,也就是记忆中的短时记忆,听课时,因为老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备被提取出来,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了一座知识链接桥,所以学生通过这座桥,听懂了老师所讲的新内容。应该说,此刻听得懂,它的容量是有限的,掌握层次和理解层次是浅层次的,一旦认知条件发生改变,新的知识链接桥梁搭建不起来,题目也就不会做了。
会做题,是对学过的知识的提取过程,学过的知识是长时记忆沉淀下来的,通过题目感知已经学过的还储存在知识库里的知识,原有的知识储备和题目中的新问题搭建完成,所以,题目学生也就会做了。
所以听得懂和会做题虽然是两码事,但是他们之间不是没有联系,不是没有桥梁可以搭建,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之间发生联系,听得懂才 会做题目。
如何才能让听得懂的知识在做题目的时候能够发挥出来?必须学会做两件事,一是学生体验,二是将知识转化为经验。
俗话说:听来的忘的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能学的更好。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先来看看体验,体验就是让学生经历,苹果甜不甜,我们用语言描述,学生根本不可能体会那种甜,只有学生亲身经历了,自己吃过了,才能体会甜是怎么味道。放到学习上来,就是老师要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自己用听得懂的知识来处理题目,实际上也就是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听得懂的新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要说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当前被许多玩弄概念的砖家被冠名许多教学模式,如生本课堂,活动单导学,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等,实际上所有模式的结果都是导向体验教学,导向经验积累!无他!
体验,只是学生完成听得懂的第一步,体验之后,解决了一些问题之后还会出现他们储备的知识和听得懂的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此刻教师就要登场,及时加以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体验做题的选择和方法的运用技巧,这样一个过程,才是体验的整个过程。也是体验完美的转换为经验的过程。
听得懂,说明老师把该讲的都讲了,把学生会出现的问题都注意到了,这就是课堂的讲满。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讲满,讲满了,也就让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了,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就会弱化,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科学的教学是启发式教学,一些问题不是教师呈现,而是让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过程的快乐,结果呈现,也就省略了学生思考探究,体验也就无从谈起。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然后又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学习,感受探究过程的美,此所谓教学的惊喜,惊喜一般都不是事先告诉别人,否则就不是惊喜。
听得懂,也有可能是学生的一种感觉,上课时候,学生感觉听懂了,但实际上学生是否懂了,他自己也不好确定,所以才有了检测,当知识点以试卷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感觉他自己是否听懂,只有等到考试,学生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有听懂,因为,听懂了和考不出来的矛盾出现了,所以说,有时候,学生说听懂了实际是一种假象!
无论是生本课堂,还是学习小组的探究,说到底让学生学会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习得知识运用的方法和技巧,让后形成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听得懂,也只有这样,学生也才能做得出来题目,考的出来分数,否则听懂了就是一句自欺欺人的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