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一直在考虑如何让课堂更有效。
从不喜欢靠拖堂、靠加班、靠死磕,来提高孩子们的分数。理想中的语文课堂不是呆板的、逼仄的、唯分的,我更愿意和他们在课堂上一起成长——一起欢笑、一起思考、一起读书、一起聊聊、一起碰撞……既要有语文趣味,更要有不难看的分数。
教书快二十年了,记忆里,教七年级的时候却寥寥无几。大部分冲刺在九年级,整日背负着中考的压力,艰难前行。今年,有幸下来了。且行且珍惜。脑子里有太多美好的幻想,没有中考横在眼前,我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现实并不乐观,刚接手,就因为出去学习,没怎么上课,第一次月考倒数第四。那时,连学生都没认清呢,更别说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急慌慌的,出现了难看的分数。
培训回来,弄完公开课后,迅速“诊断”。没有对学情的了解,就没有足够的信心。课堂上观察,作业里发现,终于,有了通盘的了解、掌握。在这一个月多的时间里,抓落实,抓基础,抓方法,抓习惯。慢慢的,有点顺了。
我发现,七年级的小孩,课堂专注力不够,是致命的弱点。
人都在那坐着,让读就读,让写就写,让背就背。看似很认真,其实,被表面的“勤奋”给蒙蔽了。结果是检验学习的最佳证据,站起来读,很多也不通顺;听写的字词,错字五花八门;检查背诵,更是吭吭唧唧。这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啊!看着挺好,咋就不好呢?
仔细观察,才发现,很多同学读背都是在“念歌”,很大声,嘴动,但脑子没在。生字词,即使重点的一一点出,示范书写,多读几遍,再跟上每课一练,还不行。原来是为作业而作业,“画”完为好,心不在,纯属应付。
读背写,你能看见他们“很认真”,但课在进行中,有些同学明显不跟你走,“走神军”,很清晰。有的自己瞎折腾,有的画小人,有的写纸条,有的和同桌说话,有的遐想连篇……一提醒,就正襟危坐,一看眼神,仍然飘忽不定。很多同学从来不会“专注”上课,效率从哪来呢?
想想,自己从几个方面加强了引导激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前三分钟,一直在好好利用。讲过诗,讲过《论语》,讲过名著。不求多好,多深,只在于一种信心和勇气的引领。三分钟,不长,却让我看到了几分钟的倾情投入,也看到了成长,看到了原来从没想到的“学困生”的好。多点机会,就多点发现,也多点了了解。在展示中,他们有了自豪感甚至成就感。潜在的向上的力量,得到了彰显。
说到某个词语,让他们联系一下生活,想想自己的体验,什么情况下能用上。如“天旋地转”,有过这样的感觉吗?他们说坐过山车刚下来时,生病头晕刚站起来时,转圈时等。再如“小心翼翼”,你干什么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个词。他们说爸妈睡觉时,偷偷的进到屋里拿东西;拿着一件爱破碎的心爱东西时,可以用。谨慎、丝毫不敢马虎就理解了。当把“权力”留给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答案时,他们就尽情地想了,尽情的说了。兴趣在,效果就错不了。
结合文本,拓展自己的生活经历。如生活中有没有像“牧羊人”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他们马上想到了雷锋。我再补充《感动中国》中“杨善洲、白方礼”的故事。对于不知道的东西,他们很新奇,也很专注。再如你是否有过莫顿亨特这样的“困难”境地,又是如何突破的。结合文中很多处的“心理描写”,写写课前“三分钟演讲”你的心理状态,或你观察到的别人的状态,引导他们用眼睛看,用心揣摩,用文字如表达。再如学《猫》时,对于作者由于不喜欢而导致的冤案,又无法表达歉意的反思,你是否曾经冤枉过别人,或被别人冤枉过,用实例加深对作者心理情感的理解。结合实际生活,他们回答很热烈,原来好多都被家长或老师或村人冤枉过,确实很委屈。根深蒂固的“错觉”或“偏见”会把人误导,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妄下断语,不要轻易评价,而要用事实说话、做事。“我觉得”,好多时候并不是褒义,主观臆断,会干扰正确判断,千万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事物。
充分地让他们读。如分角色读、演读,他们乐趣无限。最最重要的是在角色中,他们更深的理解了文意和人物。再辅以学生互评,他们乐此不疲。《秋天的怀念》中母子对话的演读,《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父子的分角色读,都给了我一个惊喜。在读、评中,一步步深入理解了母亲和父亲,在细节中更读懂了母亲那小心翼翼的爱,懂了父亲的从容、镇定、耐心,也是一种智慧。读中悟,读中学,人物就鲜活了,就站立了。情感就凸显了,就明了了。
背诵检查,听写纠错,都是放手学生互查互纠。背,都站立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提问者准确地问,回答者认真地答。在互问中寻找差距,在监督中共同学习。写,人人当老师,在查别人的时候,又检查了自己。唯有细心,方可看出错误。解脱了我,又成全了他们。这样的“背、写”查,他们乐意,老师称意。最终教“大收官”,找出集中问题,着重指出,效果真的好。
专注地投入,需要合理的方法。趣味,应该是七年级语文最该做的事情。不拘泥于分数,又不脱离基础,让语文有趣有效有味,是永远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