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小西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没错,我今天28岁了。
从23岁开始,每年都会在这里给自己写点东西,留下点什么。
不光是仪式感的问题,也是反思和总结、憧憬和规划。
回头看自己每一年的成长和变化:
23岁,以为那是自己的黄金时代,觉得什么也锤不了我。对未来满怀着热烈的希望,怀揣着梦想和野心,希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24岁,总以为世界在远方,想要去看一看。这一年,也确实走过了一些地方,抵达了一些远方。也总以为自己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其实还是过不好眼前的生活。
25岁,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抗拒承认又老了一岁。但也依然坚信,我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的人。
26岁,相比25岁,开始坦然接受年龄的增长。我依然平凡又普通,但最终没有变得一无是处。
27岁,已经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
而今,28岁。
回头看过去的这一岁,读了一些书,从书中获取了很多养分。
我始终相信,多读点书是有好处的,这种好处,犹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也让我坚持努力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长期主义者。
读书大概是一件当时可能完全看不到任何变化的事情,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某一天,忽然塑造了此时此刻的你。
如果说我28岁有所进步和成长,那么,大部分都是书籍带给我的。
这也便是28岁的关键词:新生,觉醒,自由。
01.
新生
过去的一年,有一段时间开始读李笑来。
想要从前人身上获取知识,学习和成长,以弥补自己人生经验的贫瘠和匮乏。
在读李笑来《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时,看到了这样一幅漫画:
这是漫画家 David Saracion 的一组连环画《11辈子》。
我们学习高中生物时,可能都听过这么一个说法:
人体的细胞会新陈代谢,每三个月会替换一次,随着旧细胞的死去,新细胞华丽诞生。
由于不同细胞代谢的时间和间隔的不同,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
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七年就是另外一个人。
读这本书时,我还没觉得神奇,而今天我28岁,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正在完成一场华丽的蜕变。
也就是说,这一年,是我第四个7年的周期,从明天起,就是一个全新的我。
正如上面的漫画,假设我们一生活到88岁,11岁之后,你还拥有11辈子,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更何况,这个时代下,我们活到100岁已然不是痴人说梦。科技的变化日新月异,21世纪的初始20年可能就已经发展到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境地,未来谁说得准呢?
新生,也不仅仅是细胞替换、身体重生之意,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是新的学生的意思。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可能在毕业之后,就停止了学习,不光是知识,还有新事物、新理念等。
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在学生时代的任务,而是终身的。更何况,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学生时代过得浑浑噩噩。
而新的学生,就是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要了解更多、获取更多。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事物、一个行业等等,只需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内容,就能获取资料;想学习任何技能,在很多APP都能获取免费的教学课程。
我们可以将任何看到的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习,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练就立足职场的一项技能,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而信息传递的便捷与迅速,让我们看到别人生活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无论我们现在多少岁,都还拥有若干个一辈子,完全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02.
觉醒
电影《教父》中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越长大越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距,就是认知水平的差距。
有段话是这样说的:
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世界的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
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其实,除了永远无法赚到认知之外的钱,你也做不成认知之外的事。
很扎心,但是事实如此。
如何提升认知?答案无非是多旅行、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
重要程度:多旅行<多读书<多思考<多行动。
最近在读周岭的《认知觉醒》,一本好书,推荐大家阅读。
作者周岭以前也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做好手头的工作,下班后刷刷抖音、看看剧,躺着歇着。
作者说36岁是自己的「觉醒之年」,这一年,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不能这样浑浑噩噩下去了,然后开始读书,心理学、脑科学等领域。
他读完书,不仅仅是读完了,而是反思、写作输出、亲身实践和行动。
就这样,几年之后,他成为了两本畅销书的作者。
知道和做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就像粥左罗说的一句话:只有真的改变,才能真的改变。
前一个改变是动词,后一个改变是名词。意思是只有真的行动起来做出改变,人生才会有变化。
也是看完《认知觉醒》,我才意识到自己虽然也读了很多书,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只是读完了而已,当下反思,偶尔输出,行动几乎没有。
为什么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好在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时还不算晚,28岁可称为我的「觉醒之年」。
有时候真的觉得,读一本书就是活一辈子。你可以把别人几年甚至一生的思考和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智慧,真是赚大了!
认知上的觉醒,前期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数的阅读和积累,内化和行动;而这些一旦转化为自己的智识,这一生都是别人偷不走、抢不走的;除此之外,也是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的金钥匙。
03.
自由
无论多少年岁,我对自由的渴望都不曾消减。
我所谓的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能以此为生。
我对工作深恶痛绝,一直认为打工是没有出路的,而当下这个社会,你可以看到无数自由职业的可能。
当然,前提是你拥有与之匹配的变现的能力。
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我找了很多自己向往的自媒体人的经历,学习他们的经验,并脚踏实地地去践行,我觉得我依然充满无限的可能。
当然,自由,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之上的。
就像山本耀司的这段话: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
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所以,我的28岁——「觉醒之年」,也是建立在自律基础之上,努力寻求自由,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读《认知觉醒》,可能是今年最大的惊喜。这本书不仅提供了认知科学的底层逻辑,也提供了改变自己的行动法则。
早起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属于夜型人,就是白天精神萎靡、有气无力,晚上成了熬夜健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当然了,白天工作忙碌了一天了,累了乏了,晚上还不能葛优躺享受享受吗?
而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的享受,就是抱着手机刷抖音、朋友圈、微博……
然后呢?仔细想一下,刷完这些之后,脑子里留下了什么?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空虚的原因。
短视频只能激起短暂的快感和多巴胺,片刻的欢愉之后,是无尽的虚空。
想要早起,就要倒逼自己早睡。
也就是晚上睡觉之前,远离手机,远离手机,远离手机。
手机屏幕的光会影响大脑褪黑素的形成,并且很多时候我们刷手机会越来越兴奋、根本停不下来,说好的刷5分钟,转眼2个小时就过去了。
当然,一开始想早睡也是睡不着的,毕竟生物钟和习惯都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去拿手机,让自己平躺着,尽量不要胡思乱想。
我们都知道形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1天,其实要以100天的周期来计算,才足够形成一个无意识的条件反射,这时候习惯才得以形成。
冥想
最先读过一本《十分钟冥想》,但是我总觉得冥想、打坐、禅修这些词汇都是和寺里的和尚相关的,也就没有去尝试。
但是在《认知觉醒》等很多书里面,发现他们都强烈推荐冥想,并亲身实践了多年。
所谓冥想,简单说就是放空自己,闭眼静坐,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有想法和念头出现,也不要紧,及时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呼吸上就好了。
每天坚持10-15分钟,据说会有非常棒的效果。
目前我才刚开始实践,还不知道效果。另外可以结合网易云音乐里面的一些冥想专用音乐,可能会更加容易投入进去。
跑步
也可以说是运动。
工作之后,每天久坐时间太长了,运动时间被严重压缩,身体很容易出现各种毛病。
所以为了身体健康,每天一定要分出一些时间来运动。
就连村上春树都说过: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才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
这句话放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读书
真的,多读点书,能够缓解很多焦虑。
我经常劝别人读书、买书,是因为我真实地从书籍中获取了知识、汲取了养分,明白了道理、改变了自己。
不过我也明白,一个人开始读书,需要一定的契机。
好在,书籍会欢迎任何人,什么时候开始读都不算晚。
写作
以前我就是陷入了只读书不反思、不写作的怪圈,只在意读了多少本书,自以为知道了很多东西,而鲜少去反思、复盘、输出和写作,所以成长得很慢。
写作,一方面要倒逼自己输入,另一方面也需要自己更深入地思考,从各种层面锻炼自己。
其实我写一篇文章并不难,这篇4000字,一口气写完。
当然并不是自夸,只是意识到自己以前习惯于偷懒、找借口,沉溺于自己的舒适区,对待写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明显的进步。
任何一项能力,都需要刻意练习,日积月累,你也可以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04.
写在最后
28岁,是新生的一年,崭新而辽阔;
28岁,是觉醒的一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8岁,是自由的一年,努力、奋斗,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这是我的28岁,与你共勉,努力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作者:林小西。满地都是六便士,你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from
作者丨林小西
图片丨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