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年来,在我的家乡,一个秦岭小山村里,发生了两件轰动一时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一个12岁的小学生,在学校门口杀死了自己的同学。
事情的结局是,杀人者没得到任何惩罚,成了当地的一个小混混,被杀者含冤而死,家人心碎。
第二件大事是由于生源越来越少,各个村上的小学都撤了,只留了镇中心小学,也就是说,镇上方圆几十里内所有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需要住校。
这件事情,对于小学生和学生父母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无法想象,一个刚满6岁的孩子,就需要住校,显然是不现实的,迫于无奈,很多家长选择不出门打工,而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
大部分情况下,家长都要陪读到四年级,孩子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后,才会选择让孩子住集体宿舍。
孩子有家长的陪伴,看似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但是对于孩子和家庭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
一般情况下,在农村家庭情况比较好的,都把娃送进了城里读书,留在农村的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需要出门打工赚钱。而专职陪读,会浪费家里的一个劳动力,经济只会越来越差,孩子能受到的教育也会越来越少,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在农村里越来越普遍。
2
这两件发生在我们村的大事,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大,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学,还是教学环境,都有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多可以提高的地方。
一,乡村孩子最缺的是家庭教育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由于家长自身的素质,还有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所以家庭教育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即便是有,也只是少之又少。
前不久,我回了一趟老家,刚进村子,就看到村里的一个3岁多的小孩,跑到我面前,笑哈哈的对我说了一句,我X你妈。
我当时一愣,感到很震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学会了骂人?!
很快,孩子的妈妈跑到我面前,连忙给我道歉,我说没关系,紧接着发生的一幕,我惊呆了。
孩子的妈妈扭头去追骂人的小孩,一遍追一遍骂,我X你妈,给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能骂人,看我怎么收拾你。
不一会儿,传来了孩子的哭声。
此类事情,我在老家遇到过多次,但是我不能给他们任何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因为即使我说了,也没人理会。
二,乡村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没有改变
我有很多同学,毕业之后选择了回老家当老师,我经常以看望老同学为名,去学校里玩。
有一点是肯定的,农村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还是很差的,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尽管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学校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和我们上小学时候,没有任何的改变。
想想就不寒而栗。
虽然国家一直在大搞教育改革,其实对农村的教育影响并不是很大,照本宣科是乡村教育的唯一旋律,老师和家长对于教育的唯一认知就是考出好成绩,至于其他方面,没有那种氛围,也没有条件。
三,乡村教育力求脱盲,城市教育力求出人才
以前,每次回去看到村里的教育状况,就有一种担忧和焦虑,为这些孩子感到难过。乡村的教育和城市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孩子的前途自然也截然不同。
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立足点不同,乡村教育力求脱盲,城市教育力求人才。
也就是说,乡村的教育,重点在于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全民文化水平,而城市的教育,在于培养专业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这些都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我们根本无法改变,可能唯一能做的,就是父母多加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吧。
3
乡村教育的未来在哪里
我不知道乡村教育的未来在哪里,我也无力改变乡村教育的现状,很多现实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祖祖辈辈生在农村,并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虽然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些改变,来提高孩子的教育质量,点亮孩子的未来。
1,注重家庭教育,家长要学习教育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这一条做起来很难,但孩子和家长都会受益匪浅。
2,努力工作,把孩子留在身边,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3,锻炼孩子的意志力,自控力,执行力,即使考不上一个好的大学,这三个品质也会让他受益一生。
4
我们生在乡村,生来穷困,步履维艰,一代又一代的父母,为了更好的生活,艰难前行。
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满怀希望。
正因为别无选择,我们才不能放弃,正因为满怀希望,我们才坚持到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心怀明天,学习成长,坚持奋斗。
如果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那我们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铺出一条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即使有一天,我们未能如愿,我们依然艰难,但我们会很骄傲的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去奋斗吧,像你父母一样。
这可能是我们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香菇小丁:典型80后,全职奶爸,从职场到创业,从事农业电商和自媒体,寻找另一种生活可能。在这里,关于农业、电商、亲子、育儿、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