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是借用了一个少年儿童中心做调查问卷时的一个标题。这是个和孩子探讨关于爱的一个话题,看到这个标题相信很多家长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应该是最想说给妈妈听吧!调查问卷的答案也的确如此,因为只有百分之七的孩子选择说给爸爸听。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慢慢在发生着一个变化,就是严母慈父的转变。这个转变会带给我们什么结果呢,孩子一时半会可能没有什么变化,依然每天看似快快乐乐,但若干年后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后会不会是你值得骄傲和发自内心肯定的孩子呢?答案是:不见得。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教,父之过。但现在依然颠倒了过来。在普遍家庭里是父爱缺位的,很多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几乎都是母亲一手包办。一个女人,和男人一样上班,回来要照顾孩子和料理家务,天天如此的生活使她们脾气越来越差,对孩子态度也越来越差,很多与孩子无关的事情,也冲着孩子发脾气,都知道孩子无辜,但那一刻这种情绪发泄也不见得能使女人的心情转变过来,而且男人和公公婆婆还会:说多大的事至于发这么大脾气嘛!岂不知那一刻是她的压抑和情绪累积的宣泄。孩子日复一日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也变得容易发脾气、性格着急、不能和常人正常沟通,可想而知他成年之后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想必都知道这样畸形的家庭会让孩子对未来的婚姻产生恐惧,会使他的人格产生扭曲。
家里有位经常发脾气的妈妈,这个孩子无疑会更焦躁而且孤独。因为妈妈的焦躁无形中感染了孩子,孩子以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表达方式,而为什么会孤独呢,是因为当一个人想去表达某些情感或者希望得到肯定时,都会对对方给予的结果寄予希望,但通常情况下,他不用开口,便能猜到这个结果会是什么样子,索性把这个想表达的问题藏在心里,自己默默消化,久而久之,只由自己陪伴自己,孤独感也慢慢产生。
多少女人发自内心呼吁让这种缺失的父爱归还到家庭中来,但是往往得到的结果是“我也是为了这个家,你以为我想这么忙吗?”由衷的想告诉这些父亲们,女人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你们的共同财产,且陪伴你们一生的财产。拿出你们看手机和玩游戏以及一些在外沾花惹草的时间,来见缝插针的陪伴和教育孩子,比如接孩子路上的一些见闻和有趣的小事情、比如一同看电视时候与孩子讨论时事新闻(不要说孩子尚小,其实他比你懂)让孩子说说他们眼中的看法等等等等。不管父亲多忙,要学会对孩子表达爱,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发自内心的褒奖,这对孩子来说足以感受到父亲对自己的关注。
却少父爱的孩子就像他的身体成长中缺少了钙。
少年强则中国强,不如说孩子强则家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