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星璀璨的唐朝诗人中,罗隐的名字并不算太响亮。他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做过大官,外人看来他是一事无成。但是罗隐的才学不输于盛唐任何一位诗人,他文采出众,久负盛名,是当世公认的大才子,连当时的宰相都很欣赏他。他一生坎坷,比起李白、杜甫来更为甚者。但是相比之下,罗隐的性格更为达观,有诗《自谴》为证:
自谴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本名罗横,生于唐朝末年。此时盛世大唐已经是昨日泡影,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宦官专权祸乱朝纲,唐王朝面临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然而就算朝廷再黑暗,也抵挡不了文人出仕的渴望,罗隐也不例外。罗隐从28岁开始考进士,但由于他的应试文章讽刺味太强,考官很不喜欢他狂妄的性格,所以他考了七年也没有考中。他十分郁闷,自编讽刺小品集《谗书》发泄心中不满。柳永当年进士不举,作《鹤冲天》讽刺朝廷有眼无珠,最终落了个“奉旨填词”的下场,官场彻底无缘。罗隐也是一样。当权者本来就看他不顺眼,这下就更没戏了。
柳永当年得知自己仕途无望,从此堕落在温柔乡,而罗隐却很有番不屈不饶的劲头。他脾气很犟,不服输,不低头,接着考。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一共考了十多次,直到五十五岁。结果都是一样——落榜,史称“十上不第”。之所以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想来罗隐也清楚知道自己不会中举,只是某年来了兴致就考一下,没空就不考,反正都是走过场。
遭遇挫折,却能如此自我消遣,权当是无所谓,而且还一而再再而三地直面惨淡,这种豁达是常人所之不能及的。正如诗的第一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人生不可能总是得,难免会有挫折起伏,得志了就高歌狂欢,失意了也没什么,只不过不能庆祝了罢了。只要一息尚存,生活总还有希望!
罗隐毕竟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人,若说他心中不苦,那也不可能。和许多文人豪士一样,这个时候他选择酒来排遣。现实不如意,干脆喝酒吧,喝醉了做个美梦也能让自己短暂兴奋。不要担心明日该如何面对,明天事明天再说吧。虽说人要向前看,可是未来会发生什么你永远也料不到,又何必空烦神呢?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就是此时此刻,可以让自己开心起来那就开心起来吧!何必总是哭丧脸呢!
酒酣之际,罗隐还作过一首《黄河》,狠狠地讽刺了科举制度和当世权贵。
黄河
【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 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 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 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好一个狂士,好一个罗隐!
正是有着这样的人生观,罗隐虽命途多舛,但他活得逍遥自在。
罗隐文采风流,但长相却奇丑,这也是古今很多文人的梦魇。郑畋的女儿读了罗隐的咏史诗后十分仰慕,渴望与他认识。郑畋也很赏识罗隐,想召他为婿,于是就请罗隐到家里作客,让女儿在帘后观看罗隐举止风度。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把郑大小姐吓坏了。罗隐长的实在是丑,本来有的好感顿时全无,从此再没读罗隐的诗,更别提姻缘了。丑到这份上,可见老天爷给对罗隐是非常的不公的。要换别人如此,事业不如意,爱情还不顺心,还遭人鄙视,真不如死了算了。可是罗隐得知后,一笑置之。
罗隐是个直性子,从来不会掩饰自己心中所想,后世评价他失败的原因就在于他太过狂妄,不知收敛。可是罗隐若不狂妄,那就不是真实的罗隐了。罗隐为官不成,与下层民众打成一片,他直来直往的性格和质朴的平民很是投机,人民仰慕他的才华,把他夸的神乎其神。民间说他有一张“圣贤嘴”,说什么都会灵验,因此流传了许多传神的故事:
某财主得了孙子还不满足,还想儿孙满堂,于是就想得到罗隐的“祝福”。他邀请罗隐赴宴,上了很多“酸菜”。因“酸”和“孙”音相近,罗隐如果说“酸(孙)多”,那就是吉言了。没想到罗隐吃了一口菜就说:“酸(孙)死了!”宴席还没散,财主的孙子就死了。
罗隐路经一个茶铺,天气炎热,想讨碗茶水后,可店家的柴草都烧光了,水还没有开。罗隐渴得很,舀了水就喝。店家说:“茶水如果不烧开,人喝了是要坏肚子的。”罗隐笑着说:“放心,路铺茶水烧不开,喝了肚子也不坏。”从此以后,人们即使喝了没有烧开的茶水,也不会坏肚子了。
这些故事毫无疑问都是杜撰,因为它们代表了广大下层人民的愿望,只是借助罗隐这个人,使得故事生动形象起来。罗隐的性格本来就与高层格格不入,他本来就是个入不了上流社会的人,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迷途知返”,在广阔的民间留下了自己的名声。
谁能说罗隐不成功呢?也许有些人的路走的比罗隐顺畅,但是又有几个人比罗隐活得逍遥自在呢?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该快乐的,得不到也不伤悲,把握现时的每一分秒,不去多作无谓的忧愁蔓延。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