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七年五月,苏轼离开了黄州,前往汝州。在途径九江时,与道潜和尚一同游览了庐山。一路登山观光,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山上的和尚还有其他游客听闻苏东坡到此,都争相走来一睹真容,有几个直接将自己的作品拿来让苏东坡点评。苏东坡心情大好,在庐山留下了三首诗作。当他登上山顶,俯瞰这瑰丽的山水,回想了这几年的经历,可笑可叹。许多事情都有多面,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有些事情当时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的原因就是因为太执着于眼前,现在跳出来重新审视,一切都清晰明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此时,苏轼要去见一个人,一个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他今天处境的,新法“教父”王安石。时过境迁,新法在当时运行的并不顺利,王安石亲手扶植的亲信后来背叛了他,加上唯一的独子王雱早逝,王安石经历的打击不比苏轼小,此时的他也已经看淡了名利,看透了人生。毅然向皇帝辞去了宰相一职,移居到江宁(今南京)。
听闻苏轼要来看望自己,王安石很意外。披着蓑衣,骑着毛驴,感到江边渡口迎接苏轼。苏轼见到王安石也是大吃一惊,这个昔日意气风发、权倾朝野的宰相,如今显得神情落寞,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苏轼心里五味杂陈。
苏东坡慌忙出船长揖而礼:“轼敢以野服拜见大丞相!”
王安石则拱手而笑:“礼岂是为我辈设?!”
说吧,二人爽朗大笑,这一刻,两个伟大的人物、两双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曾经多少恩怨,只一笑,便云散烟销。什么叫大家?什么叫胸襟?政见可以不同,立场可以各异,但人格永远坚守,这才是真名士。凭心而论,王安石厉行变法,想要富国强民,出发点是对的,而且王安石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和思想家之一。他所推行的革新变法没有达到他预想的一种效果,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是有很多种原因的,这些自有历史评说,但这并不等于说王安石推行革新变法就错了。他本人的综合素质和格局是对得起文学家,对得起名人士大夫称号的。
王、苏二人互相欣赏,前文介绍过“乌台诗案”苏轼能够免除死罪与王安石最后上疏皇帝求情有很大关系。苏轼在黄州时,王安石也一直关注着他,每当有好的作品,王安石立即让人抄送阅读,评价苏轼为“人中之龙”。
这次见面,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二人每天饮酒赋诗、琴棋书画,像极了两个隐居世外的高人,在这段时间里,苏轼对王安石也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体现在他后来给王安石写的一封信中:
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幸之极。已别经宿,怅仰不可言。
苏轼看到了一个政治以外的王安石,那是个充满智慧与内涵的学者,洒脱祥和。而王安石在苏轼离去后对苏轼更是给了极高的赞誉:
不知更几百年,方有此人物。
的确,就像林语堂先生说的:“苏轼是世间不可无一,而又难能有二的人”,这两位历史人物在生前完成了历史性的见面,也是最后一次。两年后,王安石便去世了,他也无法看到苏轼在几年后的遭遇了。
苏轼不想回到开封,更不想离那里特别近,他已经深深经历过政治斗争的伤痛,于是他向皇帝请求自己前往常州居住。常州这个地方山明水秀、景色不错、气候宜人,是个宜居城市。他花了一笔钱,把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买了一幢房子。
树欲静,而风不止,苏轼打算在常州颐养天年的美好愿望又落空了。宋神宗元丰八年,三月五日,一直欣赏他本打算再次重用他的年仅38岁的神宗皇帝驾崩了。新皇帝即位和即将形成的新的政治格局,历史的车轮又要将苏轼带进政治的旋涡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