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个女孩开心地冲进了我的教室,两个月没见了,她个头长高了一些,笑容依旧,但就是表现得兴奋了点,那时我以为这孩子是因为太久没见到我了,所以才显得有点羞涩和紧张。
我一如往常地和她面对面打招呼,那孩子忽然说起了很多话。
“妳看我是有个蝴蝶结!”
“哈,这个裙子好漂亮!”
“这有一个美丽的瓶子!”
“妈妈,妳看我好开心!”
“唉唷~ 我跌倒了!”
我听着孩子话语之间很少有连贯性,兴奋的程度越发明显,我只是安静地望向孩子,托住她的双肩,耐心地等着她平静下来。我在她说话停顿的间隔中,我低下了头,努力地让她和我的眼神能有所对视,她是认得我的,几秒过后,她看向我笑了,不难看出她眼神中还有些忍不住的雀跃感。
“今天好开心哦!”我试着旁白孩子的情绪,孩子吸了一口气地说:“嗯,我好开心哦~”
遇到孩子情绪那么高昂的状态,我总是会觉得这时的孩子就像一只飞得特别急的小蝴蝶,由于太高兴了,所以所有的心思很单纯又很莽撞地往各个地方冲去。
由于她太兴奋了,于是我开始给孩子做些感觉统合的活动。
我打算先用深压觉让孩子平静下来,深压觉是比较深层的触觉刺激,我让孩子躺在毛毯里,像是包寿司一样地把孩子给捆了起来,再规律且适当地按压孩子的肢体。
当孩子比较冷静后,我开始带着她做一些本体觉的活动,本体觉是透过挤压和拉扯孩子关节,让孩子的神经系统比较稳定,我带着孩子用蹲低的姿势往前行走,就像是一只小鸭子一样。
透过这些安抚性比较强的感官刺激,孩子的情绪总算稳定一些了。
后来,我尝试给孩子做些两个月前她可以做得很棒的活动,更多的心思是我想看看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如何,我先是给她走了平衡木,没想到一个轻微的晃动,她便掉了下来,且会忽然很兴奋地冲往空旷的地方,边跑边叫着,又开始一连串没有逻辑的表述。
“嗯,我这是在跳舞!”、“哇!影子转圈圈!”、“这真是太美丽了!”,或是一阵大笑过后便用力地扑向地面,我看着孩子这样的反应,我推测着她的神经系统正在处理着复杂且多变的思绪。
所以,我先是平静地带着她回到椅子上,再次地托住了她的肩膀,稍加一些力量地下压着,然后默默地等她冷静下来,她一直做出身体向后倒靠的姿势,一直用力且不自然地笑着,我知道她还在一个很兴奋的状态,于是我持续地等待,什么话也没说。
经过将近一分钟的时间,我再次与她对视而旁白着:“刚刚从平衡木上掉下来,觉得很兴奋,所以跑一跑。”,孩子翘起了一只脚地仿说着:“我很兴奋,我跑一跑。”
我拿着刚刚孩子本该带到目标地的积木,在孩子面前晃动着:“好了,那我们带着最后一个过去,这个游戏就要结束了喔!”
每次观察到孩子的状态不合适,我顶多会试着鼓励孩子再完成一个就好,更大的用意是希望孩子遇到状态不好时,藉由我们所给的最大协助,让孩子也能试着尝试最低限度的配合,而非误以为往后只要自己不想做了,自己只需表现出不好的行为,便能直接逃避那些任务了。
我牵着孩子走上平衡木,给她最大的协助和最明确的引导,每当她快掉下平衡木时,我就会给一个红灯的信息,要孩子停下动作,减少孩子因为没走稳而从上面掉下来的晃动刺激,并因为这样的晃动刺激而又再次出现过于兴奋的表现,这样的协助下,孩子终于顺利地完成了最后一趟了。
她是天天,一个五岁大的自闭症小女孩,她有双很漂亮的大眼睛,很是可爱。半年前,我开始带她上课,那时的她反应比较慢一些,但总能在大量示范和引导下学会一些新的事情,配合度很好,虽然互动时眼睛不会一直看人,但是引导孩子关注时,她都能展现不错的观察,那时我和妈妈还聊到虽然孩子学得慢一些,但若用了对的方法,其实这娃的学习力还是很好的呢!
那时的她配合度很高,天真地笑起来时,就像个小天使一样,特别讨人喜欢。她的动作反应和协调性都不太好,玩游戏时特别容易跌倒,但是每次跌倒都会赶紧站了起来,再试一次,那时我常常会安排一些粗大动作的活动来诱发天天的协调性和动作反应,同时也加强着她感觉统合的有效性。
当天天可以做得更好时,我也开始加上了讯息统整的练习,后来的她可以把感官刺激处理得比较好了,也可以有效地反应外界的信息,可以很准确地接到我抛来的东西,也可以很快速地根据我的指令做正确的反应。
后来因为妈妈的身体出了一些状况,于是课程中断了两个月的时间。
我和天天两个月的时间没见了,再次见面的经验让我的心中着实冒出了许多的疑问。 妈妈说天天现在的话变多了,也比较有自己的想法了,但也比较容易闹脾气了。
在我看来,天天的自我意识的确提高起来了,变得更有自己的想法了,但互动的适切性却明显降低了,她只关注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且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透过转移注意力而提升关注的效果降低许多。
我仔细观察了天天的反应,兴奋的情绪明显地混乱着她与外界互动的稳定度,养成了难以自控地乱冲乱跑的习惯,现在的她更倾向用这种方式来传达自己快要蹦出来的情绪。
另外,每当发生了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也特别容易引发天天的情绪反应,甚至会做出躺地或用力向后倒靠的行为,好似想要逃避挫折,又好似是分心了而下意识地寻求其他的快乐点。
我猜想着这两个月的停摆可能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模式,我为前几个月的努力感到有些惋惜。
老话说:预防胜于治疗。
孩子五岁了,本身又带有自闭症的特质,行为模式本就缺乏弹性,本身僵化的行为惯性更容易助长了孩子的固着言行,若因为疏忽而养成了某些行为问题,便得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我有时仍会忍不住地想想如果她当初课程没有停摆,是不是能避开这些问题行为呢?又或者是不是能降低这些行为对成长所带来的干扰程度呢?
孩子的确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某种程度的进步或变化,倘若当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高的情况下,我们能在旁边予以良好引导,是不是能有助于保持孩子合宜地理解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持续对外界做出更适切的反应呢?
我不知道,也永远不会知道这两者之间是否有什么绝对性的差异。
因为孩子的成长无法重来一次,孩子现在所经历的每个阶段都会留下一个印记,进而对孩子造成全面性的影响。
因此,关于面对康复课程的态度,希望家长能有意识地留意到连贯且稳定的重要性。
许多家长没有太重视康复课程的重要性,因此有时会因为一些个人的事情或规划而中断了孩子的课程,又或是到处了解不同的疗法或干预模式而频繁地调动着孩子的课程。
有的家长会茫然地追随这样的信念:我的孩子就是有社会性不好或不知变通的特性,多种课程换着上不是正好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泛化能力吗?
其实良好的康复干预需要追踪孩子的能力,并根据孩子当下的能力设定每个阶段接下来的康复目标,每个能力都需要基础能力的堆栈,如果中断了课程,后续需要重头追踪能力和追赶落差,如果调动了课程,孩子和新老师磨合的阶段也是时间和精神的耗费。
一般而言,我都比较建议安排孩子就近接受康复干预,因为这样才能长期且稳定地进行干预,有了效果的累积才可以持续为孩子带来帮助。
然而,目前正确康复干预的养成仍有待加强,中国各地的康复质量仍明显参差不齐,所以很常会有家长因为听说哪里的干预效果很好,而举家从很远的地方前往求助,想着上几个月的密集班,便能给孩子带来长期持久的效果;又或者希望为孩子报名上几堂名师或营销噱头强的课,便能给孩子带来某种大幅度的能力提升。
许多家长跟我反应,这真的也是迫于无奈的,因为在自家那小地方对康复的概念不普及,康复机构质量也都很差,因此能给孩子带来的帮助不大,所以才愿意放弃工作地带着孩子前往其他城市去接受有意义的干预,但是千里迢迢地前往实际上真的很难带来延续的效用。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想要指责那些带孩子到外地接受干预的家长,而一昧地鼓励家长就应该随便在附近挑个机构,不考虑质量地让孩子去上,好似有上有保佑,有上就算是对孩子有个交代似的。
我所想要表达的是,希望家长可以确实提高对康复干预的了解,并能有正确的意识,具备判断机构干预是非好坏的能力,这样才能真的为孩子挑选有意义的干预。
另外,家长也需明白自己其实就是孩子最好的康复治疗师,你最了解孩子的日常状况,你也跟孩子最为靠近,那么如果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其中的精随,并把所学的引导技巧带入日常生活之中,这样便能为孩子带来最大的帮助。
你对康复的态度,
决定了孩子可及的高度。
无论你是带着孩子就近接受干预,抑或带着孩子远赴他方进行治疗,我相信你都是上心的家长。为了提高孩子在康复治疗中所得到的帮助,希望家长往后都能试着抱以学习的角度来看待康复干预一事。
如果你具备对康复干预有较好的判断能力,你将可以为孩子筛选出各方面最合适的干预手法,并逐步地跟着康复治疗师所设定的目标一起努力;如果你能具备对康复干预有较好的学习意愿,你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带来更多的练习机会,且可以用更有效的引导技巧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成长。
一起加油,一起到更好的高度。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希望今天的故事,也能为读者的心中带来一些温暖和方向,并在未来里能够也试着更温柔和更善良的态度对这些需要陪伴的小小心灵。如果喜欢我写的文章,欢迎点个关注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