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形成过程与性心理发展过程互相重叠,性心理发育过程如若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影响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把这类发育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定义为固着,后人称之为发育受挫。发育受挫越早,对今后的影响就越大。
个体不同的人格特征形成于不同的发育阶段,受个性特定的防御方式的影响。这样形成的人格结构可从两个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可观察人格结构有否病态即精神病性--边缘性--神经症性常态等,另一方面用这种人格结构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特征类型,如偏执型,抑郁型,分裂型等。
不同的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类心理发育的前三阶段的划分惊人的相似,1.0至1岁半或两岁,弗洛伊德称之为口欲期;2.一岁半或两岁至三岁,肛欲期;三到六岁俄狄浦斯期。这些阶段的发育状况不同,个体成人后的人格差异显著,发育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发育状况的优劣则与环境因素有关。
正常发育过程中,隐含着社会文化的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参与形成人格、形成个体判断是非的相对标准。
抑郁人群趋于口欲期特征,强迫症人群都有肛欲期特征。
个体的自我水平的发育与今后个体将自我与外界有效区分相关,也与成年个体人格特征有关。
神经症患者基本具有现实检验能力,而精神病则缺乏与现实的基本连接。一个神经症患者能够认识到是自己的想法,偏离轨道,而精神病患者则坚信完全是外界出了问题,当弗洛伊德在评价心理状态时,是否具有现实检验能力,成为判断两者的分水岭,神经症性痛苦是来自于患者的,防御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以至于他们的本我的能量无法书写,更无法创造性的抒发精神,病性痛苦则是因为自我防御过于薄弱,任强大的本我,无情的肆虐。
治疗神经症患者时,应尽量弱化其防御机制,使本我能量尽可能通过建设性途径得以疏解,相反,对精神病性患者应增强其防御能力,抑制本能冲动,改变现实环境压力,从而缓解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现实检验能力,将本我冲动压抑回潜意识。神经症就像高压下的热锅治疗,需要释放蒸汽,缓解压力,而精神病则好比锅热汤沸,治疗应降温,捂盖小心溢出。
遇到相对比较健康的患者,应适当削弱其防御强度,但对于精神病性患者应给予更多的支持。
帮助来访者寻求人格的改变,比改变适应不良要困难的多。
与特定刺激导致的神经症性症状截然不同,人格障碍在形成过程中更多的与认同,习得和强化有关,若因人格异常源于创伤,那么这种创伤应属耗竭式创伤。
边缘型人格是缺乏认同的,整合在未完全丧失现实检验能力的前提下,过度应用原始防御机制。
精神病状态的患者似乎固着在分离个体化之前的阶段,他们无法分辨内在主观与外在客观之间的差别边缘状态的患者则固着于两难冲突之中,要么希望混迹人群,但又不甘人微言轻,要么隔绝他人,但又感到形单影神经症患者虽然完成了分离和个体化,但会陷入曲臂冲突之中,这种典型的冲突其实来源于俄狄浦斯旗的人际经历。
精神病易感素质的患者具有早期发育受挫的潜意识,创伤体验,尤其是信任感的缺失,边缘型人格结构的患者可能存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发育受阻,而神经症患者则多半源自俄狄浦斯期,更倾向于将冲突内化,精神病性焦虑来自对毁灭的恐惧,他们大脑中的恐惧系统尤其活跃,这一系统是大脑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应对捕食者的保护机制,边缘型患者最常出现的是分离焦虑,即激活惊恐系统,这一系统是人类早期,形成依恋关系所必须的神经症患者的焦虑,主要与潜意识冲突相关,尤其是冲动以及因质引起的内疚感。
神经症性人格应是指那些有情绪困扰但仍能高度保持良好功能的人群。主要应用较为成熟的次级防御机制。相对健康的人群应善用压抑作为基础防御方式,较少应用非针对性的防御机制,如否认分裂投射性认同等较原始的防御机制。
拥有较为健康的人格结构的来访者,具有清晰的认同整合能给治疗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严行协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心体验也连贯有序。
神经症性人群通常与日常现实保持密切联系,他们一般不伴有幻觉或妄想,他们也无需编造谎言来使治疗时,相信他们是谁。
神经症性来访者在治疗早期病友能力形成治疗性分裂,这种能力使自我产生分离,形成观察性自我和体验性自我两部分,即使他们的问题属于自我协调的,他们也能够接受治疗时与之相左的观点。偏执性边缘状态或精神病患者则会试图说服治疗时自己的困难,完全起源于外界,是他人设计陷害,若治疗时表示怀疑,他们便会觉得与治疗师相处,会影响到自身安全。
神经症性来访者基本顺利地度过了埃里克森体系的最初两个发育阶段,即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和自主性认同和独立性方面的发展也相对顺利,他们多半是陷入冲突欲达,目的却美美受阻,而自己正是制造障碍的罪魁祸首。治疗目标是解除他们对爱和创造的意志,部分神经症性来访者还需要提积极提升独处与休闲的能力。
边缘型人格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之一是对原始防御的运用,正因为他们如此推行过度依赖那些古老笼统的防御机制,如否认投射性认同和分裂,因此很难与精神病患者分开来,两者的重要鉴别指标是当治疗师指出来防止原始性防御体验时,边缘型来访者至少会暂时承认其不合理性,而精神病性来访者则可能会更加焦虑不安。
边缘型来访者在认同整合方面与精神病性患者存在相似之处,边缘型人格来访者的自我体验充满了不协调性和间断性。
边缘型来访者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且缺乏反省能力,即无法识别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含义,他们也很难达成心智化,无法理解别人主观上的独立性,缺少心理理论能力。
当边缘型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断续性认同时,会局促不安并涌起敌意。边缘型来访者一般在情感容忍和调节方面存在困难,在别人容易产生羞愧,嫉妒,悲哀或其他微妙情绪的情况下,他们会迅速爆发愤怒。
边缘型人群的核心问题是分离个体化,而精神病性人群则在潜意识层面存在,将自我与他人区分开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