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每遇到几个新朋友,都会相互问一句:你是哪里人啊?90%的人听到我说我是东北人的时候,都会说上一句:我觉得东北人说话特逗。很多场合,人们都喜欢拿方言开玩笑,当然偶尔几次的玩笑话,也用不着放在心上。
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寝室就汇集了天南海北的人。我刚进寝室放行李,一位女生恰巧在打电话,所以也没来得及打招呼。打电话给家里人报平安,我跟我妈说:一切都挺好的,就是...宿舍还有个外国人。当晚我才知道“外国人”其实是浙江人,那会儿叽里咕噜说得是家乡话。
嗯…很神奇
很多人能听出东北方言,但并不知道不同城市又有各自味道的东北话。看朋友每次不禁发出“原来是这样啊”的感叹,好像解锁了多年未知的东北方言之谜,我看他们有趣的样子就如同浙江女生当时看我的样子吧。
任何人想要了解我的家乡,我都会“声情并茂”地讲给他,前提是出自真诚和好意,但是难免有人将方言作为地区之间的比较,或者将内心深处的地域歧视转化为有意为之的嘲讽,察觉出对方的不悦还装作一副“我不过就是开开玩笑,你至于这样么?”。
这不是玩笑,这是地域歧视。
为人做事上,地域歧视体现在北京人都是只会收房租的拆二代,东北人都是戴金链子爆粗口的社会大哥,上海人都自命清高瞧不起外来人,以及都能押韵成句的“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等到了语言上,东北话“low”,河南话“土”,上海话“矫情”......
我们习惯给每个城市打标签,来区分城市之间的不同,可是当人归属于某个城市之前,首先归属于自己。
东北人不一定人人都大嗓门暴脾气,很多人都朴实忠厚,不一定人人都多管闲事,很多人只是热情真诚。
每个人都不希望活在外界的标签中,我看我跟你看我是两回事,别以为乱打标签无所谓,“你看看你,我就是随便说说嘛”这种话,可不是无心之举,这明明是有意为之。如果你想跟我真诚地交往,的确不应该用这种方式,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每个城市的差异性,尊重的前提是不要先入为主。
一个姑娘跟我说,要不是跟你熟了,才知道不是所有的东北人都是我以为的那样。一个人因为所谓的“地域歧视”“刻板印象”而不能被众人看到更丰富的多面,不是他的悲哀,而是众人的悲哀。
跟很多逃离家乡的年轻人一样,在另一个城市上大学、工作、生活。虽然“声情并茂”地用方言讲段子现在成了我的一个技能点,但是以前还不够自信的我,也曾经矛盾过说家乡话是不是一件“掉面子”的事情,因此在外越来越少说起家乡话。
刚上大学那会,假期回家说东北话,上学就切换到普通话。比如:
“抓把毛嗑给我”。
“递给我瓜子”。
“这鞋一点儿也不dei劲”。
“这双鞋穿着不舒服”。
“快点儿啊,不赶趟了”。
“快走,来不及了。”
有一次上语言课,老师说在武汉话中,脚(jiao)读脚(jue)。她在公交车上撞见两个人吵架,其中一个武汉人说,你的脚(jue)踩到我的脚(jiao)了。老实说,这个人可真有意思,一个词偏要说出来两种,是自己的脚更珍贵?还是普通话说出来一定比方言高级?
全班大笑,可我却觉得自己像极了故事中的武汉人。
之后去成都旅行,逛街的时候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商场里的售卖员都会用方言跟顾客交流,我表示听不懂之后,售卖员才切换到普通话。这跟人前交流,不想泄露出一丝东北口音的我完全是两个极端啊。
上班之后,我很羡慕一个男同事,每天因为放飞自我的东北话把周围人逗得哈哈大笑。没人因此嫌弃他,相反更爱他的朴实真诚。我想那时的我究竟在羞涩什么?可能因为听到太多对东北话的嘲笑,那时候还不够自信,怕自己也被嘲笑了。
对啊,我们总得学会打开自己,让人看到的多一点,总是藏着掖着,又如何能打消那些偏见。与其在受到别人误解的时候,为求得一时爽就赌气反驳回去,最坏不过“老死不相往来”,不如就做自己吧,把接不接受的选择权交给对方。
说普通话一定是对的,但是因为方言曲解和高低判断一个人一定是不对的;因为怕受到不公平对待就放弃说方言一定是让人心痛的。
喧闹的大街上,跟我并肩也急匆匆走向地铁站的陌生人,耳朵里插着耳机脸上看不出表情;反射出人像的便利店,填饱了我的肚子,可我跟它的交集也许只有这一次。人群中突然传出了我熟悉的声音,喧闹中却异常的清晰,这就是远离家乡的人最容易找到的慰藉,在这孤立无援的陌生城市中,一下子就多了几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