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
【二二四】发愤忘食与乐以忘忧
「『发愤忘食』是圣人之志如此,真无有已时。『乐以忘忧』是圣人之道如此,真无有戚时。恐不必云得不得也。」
孙奇逢云:“圣人原无不得之时。”
佐藤一斋云:“文成释愤乐,不取旧注(朱注)。然夫子对人
每有谦词,无夸词,则竟不如旧注以得不得言者之为愈。但推其语以透看圣人心体,则又见其实有不可掩者。此则文成之见,确
不可易。此等处学者宜得意于言外矣。”
[译文]
“‘发愤忘食’是圣人的志向就是这样,从来没有停止之时。‘乐以忘忧’是圣人的道就是这样,真的不会有悲伤的时候:恐怕不必去说什么 ‘得”和‘不得”的。”
释疑:
圣人只为了遵循天理而成就了功业和气节,圣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只因为是遵循天道,内心安定,自得其乐,乐是心之本体。
朱子认为,发愤忘食和乐以忘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未得道就发愤忘食,已得道就乐以忘忧。先生说,发愤忘食和乐以忘忧都是圣人的志和道本来如此,跟得不得道没有关系。(难道得道后就整天悠闲自乐,而不发愤了吗?先生即使晚年都鞠躬尽瘁,孔子也是纬编三绝)。
传习录逐条精讲摘要:
发愤忘食,是圣人的志气、志向。他是没有终结的时候,就这么勇猛精进。圣人是“自由自觉”地如此活一天快快乐乐地精进一天,真没有必要说得到什么,没得到什么。
圣人才有这种孔颜乐处,他是一个恒定的、良心恒照的这么一个光明的生命体,所以没有什么得不得的问题。
批注:
①发愤忘食。《论语·述而篇》第七,第十八章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朱子《论语集注》注此章曰:“未得,则发愤以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
参见《惜阴说》:“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亦无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谓之‘亦’,则犹二之矣。知良知之运,无一息之或停者,则知惜阴矣。知惜阴者,则知致其良知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其所以学如不及,至于发愤忘食也。”(《全书》卷七)
净心斋笔录
2023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