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随记;
一字之中看教养
今天的语文课,教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阅读教学分三层:一理解儿子的痛苦;二感悟深沉的母爱;三感悟儿子的怀念;前半节课课堂环节进行的很顺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学习中,深刻地感受儿子的痛苦和母爱的博大深沉。在教学环节三,引导学生感悟母亲病缠身,饱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后,引导学生角色转换,体悟儿子的此刻心情如何,教学设计意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探讨交流,理解作者情感变化,提升孩子对生命、生活的认识。没想到的是,在课堂交流环节出现了不和谐的小插曲。
课堂发言交流,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了后,七年级的孩子表现很是积极。部分同学情感被代入到了作者的的角色里,回答问题是声情并茂,而讨论正激烈时,一男生阴阳怪气的发言打破了课堂的和谐。“母亲挂了,他去看菊花……”,话音一出,我不禁一惊,“怎么用词形容母亲的去世呢?”孩子无辜的眼神看了看我,“死了就是挂了呀!” 同学们哄笑。
这孩子无知、无畏呀!这一“挂”字之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孩子语文知识的匮乏,更显示出孩子情感和价值观的缺失。这看似孩子网络词汇生搬硬套,实则孩子自我情感贫瘠,自我认知不健全,对母爱没有理解,对生活没有敬畏,不客气的说孩子有点教养缺失,无知说话才这般口无遮拦,无教才错而不自知。
“同学们,对至亲的人离世能用‘挂了‘一词吗?”对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循势引导吧。
后面的教学中,我给孩子们简单讲解了一些关于对”死亡”说法,例如古代 用驾崩、薨、卒、殁的区别;自然之死一般称:寿终、百年、老了、谢世、长逝、长辞、走了、故去。非正常死亡称:遇难、、蒙难、罹难、暴亡、身亡、殉亡、暴毙、毙命、丧生、亡命。光荣的死亡称:牺牲、就义、成仁、殉国、捐躯、光荣、殉职、英勇献身、慷慨就义等。告诉孩子们,中国的语言文字是最有魅力和表现力的,字能传情,词能迏意,日常用语要恰切!
语文学习首要一点,就是要学会识字、遣词、用句。一词一语,透露出的是一个人的学识素养。读书、知事、明理,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文字才会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纯净语言,纯洁身心,让自己成为一有教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