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家宝宝刚刚5个月,小家伙还不会说话,但是你要说“金宝是个小帅哥啊”,他就会哈哈哈地冲着你笑个不停,似乎很享受被人夸赞,如果你说的是“金宝是个小坏蛋”,那他就把脸扭过去不理你,“最初为人”的宝宝究竟是否真的能听懂好赖话,似乎不得而知。但在精神分析大师克莱因眼中,婴儿是自己人生主动的思考者,思考着自己的感觉以及与他人的关系。
“人诞生于关系和情感之中,从此对爱与恨的思考延展与每个人的一生“”。这个理论提出者,就是鼎鼎大名的精神分析大师克莱恩,或许你对克莱因不熟悉,但鼎鼎大名的弗洛伊德你一定知道,克莱因是被公认的继弗洛依德之后对精神分析最重要的理论贡献者。如今克莱恩的理论,已经成为精神分析领域的基础理论之一。
这本《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更是从克莱恩的视角看待心理能力。作者陈举从事多年的成人和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曾跟随多名克莱因学派的著名学者进行学习,参与翻译过《新克莱因辞典》。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终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对自身的探索是个永恒的话题,而克莱因最大的贡献在于,促进了儿童精神分析,大大拓展了人类探索内心世界的范围,书中多次提到自我、本我、超我,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
“自我”,克莱因认为婴儿从出生起就拥有自我,尽管这个时期的自我并不成熟,但它有一个基本的功能是感受焦虑,此时的焦虑混杂着对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体验。在克莱恩看来,自我向着整合的趋势发展,幻想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合。当我们的内心发生冲突,重回婴儿时期的情境,感受自己的爱恨协调,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幻想是我们精神世界中一个重要的伙伴和依靠,如果没有幻想,我们的精神将无法发展,也无法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婴儿时期的孩子的幻想,就像是我们无意识的想法,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了思考,婴儿主动地幻想自己的体验,这是生命自发地精神运作。
“超我”—我们内心道德、规范和良知的代表。经常会有些令人头疼的“熊孩子”,他们似乎内心里住着一个“恶魔”,攻击性和破坏力极强,犯罪年龄的日益低龄化,让很多人发出“未成年保护法”究竟保护谁的疑惑,多年前曾看过一部电影《少年犯》,电影中每个未成年少年犯,几乎都是因为缺少家庭管束和社会关爱的问题少年,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也是这样的,犯罪行为往往是严重缺乏管教的表现。
克莱因认为,反社会倾向和犯罪冲动是由于“超我”过于严苛。克莱因的出发点在于“超我”扼制了攻击性的发展,如果超我过于严苛,这会让人用超乎想象的强度来管束攻击性,以及防御攻击带来的内疚,也就是意识不到自己伤害了别人。这种与众不同的观点,不仅在当年引起轰动,放在现在也是相当炸裂的,克莱因与众不同的道德观,对家庭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如何看待道德、良知等社会学情感产生了影响力。
前段时间曾有个新闻,视频中一个小女孩把邻居家2岁男孩直接抱起扔到水井里,小男孩哭喊着用手死死把住水井口,小女孩却掰开男孩手指,任由男孩掉了下去。这个新闻震惊了很多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女孩对二胎弟弟的“恨”,促使她痛下杀手,后来报道说,男孩是邻居家孩子,这就更让人不明白了,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会让小女孩如此无情地伤害一个无辜男孩。
很多人对孩童还会有如此毁灭性的冲动感到难以置信,当看完这本《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我似乎找到些答案。克莱因强调嫉羡严重地侵蚀了感恩之情,阻碍了婴儿期对爱的来源的接纳和享受,所以要十分重视这种生命早期的破坏性冲动。和其他的破坏性冲动相比,嫉羡尤为根本和严重地影响人格发展,因为它会造成婴儿缺少成长所必须得“精神食粮”,例如:慈爱、关怀和满足。
从我们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内心世界就充满爱恨交织,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也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或许从克莱因的视角,“爱与恨”都是我们与生俱来,无论是学习如何去爱,还是学会如何去恨,都是我们毕生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