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幅作品,《最后的晚餐》、《雅典学院》、《最后的审判》,是文艺复兴时期三位大师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在时间轴上是和《犹大之吻》一条线的,正是在这次晚餐,耶稣忧郁地说出他的门徒中有人要叛变他了,画中的犹大打翻了调料瓶,达芬奇将席上各人的心思通过画上的神态和动作表达得很生动,一种奇妙而紧张的气场跃然画上。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达芬奇所使用的颜料特点,加上该画作遭受到多次损坏,画面看起来始终不是很清晰。
《雅典学院》像一副清新小品,融汇古今,闪耀着智慧和自由的光芒。画家打破现实,将跨时代的历史人物一起展现,画面上诸多名人齐聚一堂,仿佛看到思想的火花穿越时空在交汇。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时代,思想能够自由地绽放,言论自由能够得到保护,是社会进步的根基。
《最后的审判》,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壮观宏大,色彩绚丽,层次丰富。米开朗基罗在画面空间里呈现了几百位人物,几乎每个人物的神情和动作都不一样,其中还有许多圣经里为人熟知的人物,画家在构思这些人物时应该是煞费苦心的。由于该画作于教堂顶部,画家为了解决仰视可能产生的大小比例不一问题,特意将高处的人物画得大一些。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的佛像塑造,为了解决信众参拜时仰视而产生的距离远近问题,而对佛像上部的大小和比例特意调整。由此可见,伟大的艺术都是相通的,首先就很亲民。
其次,这幅画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层次。最上方的天使,居中一层是耶稣,正发出审判的号令,其下一层是正接受审判的人民,以及最下层处于地狱里的人。这和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相符的,好人上天堂,坏人下地狱,审判的权力在上帝手里。
上帝究竟是否存在,信的人坚信,不信的人也许疑惑也许相信,或者有时疑惑有时相信。对于坚信上帝存在的人,我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好奇上帝审判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可以上天堂,什么样的行为只能下地狱,何谓好人,何谓坏人,是不是标准始终清晰如一,上帝是不是能始终保持客观,他的喜好会不会发生改变。还有,所有的宣判只能到人临死才进行,是不是晚了一点。但我相信,即便是对于不信上帝的人,他们的心里也有一把尺子,衡量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方面,我倾向于佛教的见地。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一次开示中说,天堂或者地狱,不是某个实实在在的可以迁移过去的地方,而是某种心理感知。这意味着,一天以内的任何时刻,你可以此刻处在天堂,而下一秒身处地狱。
地狱之王阎罗手持一面镜子,象征的是,决定谁要受什么苦的地狱之王,其实是每个人究竟的智慧本性。佛教里没有一个外在的全能的神。
无论如何,对于外在行为的倡导,基督教和佛教有一个共同点,行善莫做恶。
有点扯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