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各位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我是杨枪枪。欢迎来到本期精华版解读。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心理学与生活》。这是一部心理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的科普类好书。
本书作者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都是资深的心理学家。其中,津巴多,堪称是当代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的资深教授,曾经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持过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此外,津巴多还积极致力于心理学的大众传播和推广,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那么,由这样的高水平学者撰写的心理学入门书籍,自然也就兼具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水平。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本书,两位作者对于其中的心理学专业概念和理论,都做了通俗化的解释和说明。
书中讲述了许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心理学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人会有错觉?心理性疾病是怎么一回事儿?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又应该如何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
那么,在今天的精华版解读中,我们就从书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去了解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从图库选择图片
心理学是什么?
在正式介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回答第一个大的问题:什么是心理学?这涉及到这门学科的科学定义、发展简史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关注人和人性的科学。它探讨的主题是:人类行为如何发生,发生什么,何时发生,以及为何发生。它将会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按照现在的方式去思考、感觉和行动?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
那么,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先来看看在科学界心理学是被如何定义的。
在科学界,心理学被定义为:它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在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科学、行为、个体、心智。
我们先来说说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使用的是科学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依据是科学的原则,以科学为出发点;二是研究的过程,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通过一系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步骤,来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
所以,心理学不是神秘的魔法,也不是高谈阔论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科学研究。
定义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行为。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研究的行动,主要是人类的行动,也包括其他动物的行为。科学上对“行为”这个概念的定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定义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是个体。心理学分析的是一个个体的感觉、行为、思考。虽然对一个大的群体或是社会的整体进行分析,也是心理学的任务,但是这些是都要建立在对个体的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
定义中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心智。心智过程指的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思考、计划、分析、创造、做梦,这些都是心理活动的表现。为了研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巧妙的研究方法。
那么,从心理学的定义出发,我们就能知道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它的目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描述,描述发生的事情;
第二:解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预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接下来会怎么样;
第四:控制,控制我们的行为,对有益的行为加以支持、错误的行为进行矫正。
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这就要聊到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
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心理学的研究也是有着严格步骤的。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这就是研究的初始主题;第二步,形成一个或几个不成熟的假设,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三步,设计研究方法和具体的实验、分析模式,开展实际的研究;第四步,分析研究中的数据、材料,得出研究结论;第五步,报告研究的发现,一般是通过科学论文的方式,报告给其他人;第六步、第七步,则是考虑开放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两个核心的方面,分别是观察和实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就是以这两者为基础,并不断丰富手段、工具、资料,来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推动人类认识进步的。
这套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代性。的确,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在1908年,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是因为,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开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人性、意志、心理这些问题进行过研究,随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地有哲学家、思想家,关注到这些问题。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直到19世纪,随着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工具方法,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纸面上的分析,转移到了实验室,并在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我们今天正在学习的心理学。
好了,以上是对心理学定义、目标、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的简单概括,属于背景知识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就将进入正题,从几个具体的心理学常见问题出发,来了解一下人们内心的奇妙世界。
从图库选择图片
感觉与意识
首先是人的“感觉与意识”。对于感觉和意识,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两个好奇的问题:一是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二是人为什么会做梦?
关于错觉的问题,我们可能深有体会,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他绕着太阳转,但是为什么还是每天感觉到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东升西落呢?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觉,是大脑下意识地把自己当作了参照系的中心,做出的错误判断。
再比如,我们在晚上会感觉到“月亮走,我也走”,好像月亮在跟着自己移动一样,其实月亮的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因为月亮离我们的距离太远了,所以月光到达地球时,基本上都是平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分辨不出来其中微妙的差别,就会误认为我们和月亮的相对关系是不变的,好像月亮跟着自己走一样。
所以,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错误认知,反映了我们人脑感觉与意识的局限性,意味着我们的知觉系统,并不能够完美地完成解读世界的任务,它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习惯了某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就容易让自己陷入“经验主义”的怪圈之中,让自己迷惑了双眼。
比如,一个著名的视错觉例子,就是“两条线段谁更长”,两条实际长度相同的线段,平行地摆在一起,一条线的两端有着向外发散的箭头,另一条线段的两端也有箭头,不过是向内的。
就是这样一点区别,会让人的肉眼感觉到,箭头向外发散的那一条线段,好像要更长一些。我们在文稿页中放了这两条线段的图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文稿看一看,感受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错觉。
从图库选择图片
为什么我们的双眼会欺骗我们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习惯了对看到的东西进行“联想”,看到向外的箭头,就想到“延伸”、“延长”这样的概念,而向内的箭头,则让我们想到“缩短”、“减少”这样的概念。而经过大脑这样一加工,我们就得出了一个看似聪明却错误的结论。
不过,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错觉问题。关于更多人类错觉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现在心理学家还没有彻底解开谜团,仍然有大量的问题等待着他们的探索,因为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虽然错觉听上去是一种不严谨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大量的案例是人类在利用“错觉”来实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室内装修中,如果房间比较小,设计师会选用浅色的墙面颜色,来让视觉上显得房间更宽敞。
与之类似,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项目中,在设计太空舱的时候,也利用了视错觉的原理,设计舱内环境,来让宇航员感到没有那么狭窄。
好,说完错觉,我们再聊一聊做梦。人为什么会做梦呢?这也和感觉与意识有关。
关于梦的分析,最著名的理论来自于弗洛伊德。这位奥地利心理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他把梦称为“暂时性的神经症”和“夜夜发狂”。同时,他指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在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解析》中,他指出,所有的梦都是对愿望的满足,梦解释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
这一点分析,和我们东方的智慧不谋而合,老话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是把我们的梦境和愿望、想法,结合到了一起。只不过,弗洛伊德的理论更进一步,把梦境反映的愿望具体化了。
他认为,梦境可以分为潜性梦境和显性梦境,显性梦境的内容比较正常,而潜性梦境的内容则会让个人和社会无法接受,是内心深处的隐秘愿望。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这套解梦方法,是以理论为主,那么,现代心理学,对梦进行了更有实验性的研究,心理学家们从生物学基础出发,通过对人脑的研究,试图解答梦的秘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心理学家提出了“激活-整合模型”,认为人的脑干发出随机的神经信号,刺激了额叶和相关的皮层区域,从而使得我们开始做梦,大脑调取了我们自己的记忆,组成了梦境。
而新世纪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这套理论。心理学家们发现,人脑发出的信号不是随机的,做梦时人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非常活跃,二者分别负责我们的特定记忆和情绪记忆。
由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个体在过去几天中的新近经验,和他的目标、愿望以及问题,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梦境包含了你当下的生活片段,同时把它们和你的长期规划、愿望、遇到的生活问题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关于你整个人的一整套信息。也正因如此,每个人的梦都完全不同,是我们的“私人订制”。
从图库选择图片
认知与记忆
接下来,我们从感觉与意识,进入认知与记忆。
在这个部分,我们主要解答两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第一是如何通过心理学提升记忆力?第二是智力测验是什么原理,它靠谱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关于记忆力的提升,心理学的确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办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现的,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个案分析后,艾宾浩斯绘制出了这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在文稿中,我们也为大家放置了曲线的示意图。
从图库选择图片
这条遗忘曲线揭示的道理是,人在记忆一件事物时,遗忘的程度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刚开始的几天,会快速地遗忘,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保存量呈现断崖式的下降,随后,一旦到了一定的时间阶段,记忆保留的内容则会稳定下来,进入平台期。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这种“遗忘的规律”也应该有所体会。比如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课程的知识点,第二天上了考场,也会记住不少的内容,但一旦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差不多全部忘光了,而最后剩下一点点有印象的内容,却会长期地保存在大脑里,很难被遗忘。
那么,在了解了这个遗忘曲线的规律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记忆策略,比如,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记了一组新单词后,当天和第二天、第三天,加大力气、提高频次,进行反复的复习,加深印象,顺利度过这段遗忘可能性最高的时间,然后,在记忆稳定之后,保持正常的复习节奏就可以。
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现在市场上活跃的很多“学习机”、背单词软件,都利用了这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学生门设计记忆知识点、背单词的复习周期。
所以总的来说,记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重复和累积,才能形成更为持久的记忆。
好,说完了记忆,我们再来说说智力。
为什么智力可以测试呢?其中评判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智力测试是一个量表,是一种心理测验。
世界上的第一份智力测验,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一份标准化的问卷,用于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目的是要帮助当时的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同时协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生。
在这个测量过程里,为了制定一个评判的标准尺度,比奈和西蒙对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统计,计算出了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平均智力水平,以此作为评判一个孩子智力的尺子。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今年5岁,如果他在这个智力测试中,得到的分数和5岁孩子平均分数差不多,那么他就属于正常水平,如果分数比较高,那就是超常儿童或者说叫“神童”,而如果分数低于平均水平,则被定义为智力偏低。
在这个测试中,还出现了两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概念: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生理年龄,就是一个人实际的年龄,几岁就是几岁,而心理年龄,指的则是在测试中人们得到的分数相当于哪个年龄。比如,一个参加智力测试的人是18岁,做完智力测试,得的分数相当于20岁,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20岁。
以此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套测试体系,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智商的英文缩写就是IQ,而IQ的计算公式就是: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拿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说,18岁的人得到20岁的分数,他的IQ就是20÷18×100,约等于111。
根据这个计算方法,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智商100是一个标准分数,指的是最正常的平均水准,18岁的身体、18岁的智力,5岁的身体、5岁的智力,得出的智商都是100。
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人类的智商集中在85-115之间,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而天才,被定义为分数高于130分,智力缺陷则被定义为70分以下。
那么,在了解了智力测验的原理和基本过程后,我们可以来试着回答一下,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智力测验靠谱吗,它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这项测试反映的,不是我们的绝对智力,而是智力的相对值,测试的是我们和大众平均数的关系,看一个人的头脑是否达到了平均的发育标准。这也反映出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它不是非黑即白、追求极端的一种科学,而是既有标准、也有比较,是讲究相对性的一门科学。
从图库选择图片
情绪与人格
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除了前面我们说到的感觉与意识、认知与记忆,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情绪与人格。
在这个部分,我们也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人的情绪和压力是与生俱来,当我们受到压力的干扰时,应该如何正确纾解压力?第二是如何理解“人格”,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心理扭曲”这一问题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关于情绪和压力。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深受这两者的困扰,最后选择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心理医生能给你提供的帮助,也是基于心理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一下人的情绪和压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类体验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复杂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模式,是人对外界的反应。无论是微笑还是皱眉、拥抱还是跺脚,都是我们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做出的回应。
和这种回应类似,人对外部世界的变化,还有另一种反应,叫作应激,它也是人类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外界发生了具有刺激性的事件,刺激到我们,就会打破人的平衡和负荷能力,超出了我们能够负担的程度,我们就会感受到压力。
所以,情绪和压力都是我们自身对于外界的反应,这种反应包含着生理和心理两种维度。
生理上,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相应地做出反应,比如天气热了会感到烦躁、紧张的时候呼吸也变快了。
心理上,我们会对外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别人的话语、所处环境的变化、乃至季节的迁移,都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这种波动,一旦超出了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同时给我们带来无法承担的压力。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特殊情况下的案例就是大家知道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看到了、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人都没有办法走出来,会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
这点在战场归来的士兵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电影中主角从战场归来,午夜梦回总是想到战场上的杀戮,以至于别人庆祝节日放的烟花,在他耳中都和炮声一样恐怖。
那么,可以怎样去化解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呢?在心理学的分支领域中,有一门“积极心理学”是专门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既然情绪和压力是人感觉到外界的变化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可以一方面尽量去控制外界的变化,让这些变化以一种让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产生,而不是突发冷箭、让人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可以修炼内心,用更成熟、更健全的内心,去迎接外部世界的种种变化,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变得乐观向上、充满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人格这个话题,人格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健康的人格?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也需要从刚才说到的情绪、压力谈起。刚才我们讲到,无论是情绪也好、压力也罢,它们都是人的内心世界遭遇外部世界变化而产生的反应,可以看作是外部世界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冲击。
在这种时候,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强大,就可能无法应对这些变化,从而使得内心秩序异常,让一个正常人变得心理扭曲、不可理喻,与社会格格不入。
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分析。实际上,“人格”这个主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焦点议题,无数的心理学家投身其中,就是要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秘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格理论。
在各种人格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包含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分别是:本我、超我和自我。
其中,本我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它是非理性的、不考虑后果的,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超我指的是我们的价值观的导向,包括我们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都会告诉我们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它是理性的、小心翼翼的。
不过,本我和超我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对立的,他们一直在进行着无休止的战斗。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有一个“自我”来进行调和。这个“自我”,是现实的、懂得权衡的,会在冲动和理性之间做一个选择,往往会用一种折中的方式来满足两边的需要。这就是人格的一种表现。
从图库选择图片
心理学的实际作用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实际上,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比如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助记单词、比如用人格理论来进行扭曲人格的矫正,等等。
心理学的确是一门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科学,它的实际应用,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分别是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个人层面,心理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最近几十年,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对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认识。以此,心理医生变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职业。这也是心理学在个人层面的主要应用:用于心理治疗。
很多人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对心理医生是有一种恐惧的,认为心理治疗很神秘、甚至有点可怕。其实,心理治疗是有着严格科学要求、基于严谨科学的,心理医生不是巫师,他们更像是一个科学家,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则是他的研究对象。
在今天解读的一开始,我们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里面就提到,心理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既然心理治疗可以被视为一场科学研究,那么,其中用到的方法也就是这两种。
在看心理医生时,心理医生会先观察患者,这里说的观察是广义的观察,查看他们的个人资料、和他们对话、聊天,都属于观察的范畴。而实验,则是指的使用仪器设备和其他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比如测量他们的呼吸、血压,来判断患者的紧张情绪,或者通过让他们做一份问卷、回答一系列设计好的问题,来判断患者的精神状态,等等。
而在社会层面,心理学也发挥着它的作用。有一门专门的分支学科,叫作“社会心理学”,就是在研究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大大小小的事务,研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此来解读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从大的方面来说,心理学通过对整个社会中,人们心理状态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到某一个时代的人们,是更喜欢消费还是更喜欢储蓄、是更喜欢生孩子还是更偏向单身,这些都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来实现。
从小的方面来说,小到高速公路上指示牌的设计、医院装修风格和配色的选择,都体现着心理学的参与。比如,拿医院的装修来说,如果你留意过的话,就会发现,医院的灯光往往比较柔和,选用的墙面和地面配色,也都比较淡雅,不会采用特别浓烈的颜色。这都是为了舒缓前来就医的病人和家属的紧张情绪,从心理上抚慰他们。
其实,这样的应用还有很多层次的表现。比如,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应该就知道,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有一门专门的科目叫作“教育心理学”,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教师群体,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用心理学原理,更好地进行教学。再比如,警方查案、检察方和法庭断案,都需要用到“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很多时候,这其实是破案的关键。
总之,心理学在社会上运用得相当广泛,随着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它能带给我们的益处也会不断增多,在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元素。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更能够为他人、为家庭、为社会,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和支持。
好,《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精华版解读到这也就接近尾声了。最后,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讲解了心理学的科学定义、它的目标和基本的研究方法,我们知道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两种手段,探索人的思想和行为。
之后,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模块出发,探讨了一系列有趣又让人困惑的问题,由问题入手,了解了感觉与意识、认知与记忆、情绪与人格,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最关注的主题。
最后,我们探讨了心理学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运用,看到了它对于个人健康幸福、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好,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心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趣且与现实生活相关度很高,如果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请继续关注本周接下来的共读内容。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本书播放目录页“微信群”按钮,免费入群,一起共读打卡。大家还可以在播放目录页的“问答”区参与共读问答,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书友们一起交流。
我是杨枪枪,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本期策划人:子墨,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从事图书出版、互联网内容编辑,曾点校、注解《夜航船》《曾国藩家书》《曾文正公嘉言钞》等经典名著。日读一书、日拱一卒,相信文字和思想的力量。
主播: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
腹有诗书气自华。
各位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我是杨枪枪。欢迎来到本期精华版解读。
今天我们要讲的书,叫作《心理学与生活》。这是一部心理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也是一部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的科普类好书。
本书作者理查德·格里格和菲利普·津巴多,都是资深的心理学家。其中,津巴多,堪称是当代心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他是斯坦福大学的资深教授,曾经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持过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此外,津巴多还积极致力于心理学的大众传播和推广,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形象和声音”。
那么,由这样的高水平学者撰写的心理学入门书籍,自然也就兼具了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专业水平。而且,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这本书,两位作者对于其中的心理学专业概念和理论,都做了通俗化的解释和说明。
书中讲述了许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心理学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做梦?为什么人会有错觉?心理性疾病是怎么一回事儿?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又应该如何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答。
那么,在今天的精华版解读中,我们就从书中提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去了解什么是心理学,以及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从图库选择图片
心理学是什么?
在正式介绍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回答第一个大的问题:什么是心理学?这涉及到这门学科的科学定义、发展简史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首先,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关注人和人性的科学。它探讨的主题是:人类行为如何发生,发生什么,何时发生,以及为何发生。它将会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为什么我们按照现在的方式去思考、感觉和行动?是什么让我们与众不同?
那么,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先来看看在科学界心理学是被如何定义的。
在科学界,心理学被定义为:它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心智过程的科学研究。
在这个定义里,有几个关键词,分别是:科学、行为、个体、心智。
我们先来说说科学。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研究使用的是科学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的依据是科学的原则,以科学为出发点;二是研究的过程,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上的,通过一系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步骤,来得出一个有价值的结论。
所以,心理学不是神秘的魔法,也不是高谈阔论的玄学,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科学研究。
定义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是行为。行为就是行动,心理学研究的行动,主要是人类的行动,也包括其他动物的行为。科学上对“行为”这个概念的定义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
定义中的第三个关键词是个体。心理学分析的是一个个体的感觉、行为、思考。虽然对一个大的群体或是社会的整体进行分析,也是心理学的任务,但是这些是都要建立在对个体的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
定义中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心智。心智过程指的是人类的心理活动,思考、计划、分析、创造、做梦,这些都是心理活动的表现。为了研究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家们设计出了许许多多巧妙的研究方法。
那么,从心理学的定义出发,我们就能知道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它的目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描述,描述发生的事情;
第二:解释,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以及事情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预测,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接下来会怎么样;
第四:控制,控制我们的行为,对有益的行为加以支持、错误的行为进行矫正。
那么,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呢?这就要聊到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
和所有的科学研究一样,心理学的研究也是有着严格步骤的。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这就是研究的初始主题;第二步,形成一个或几个不成熟的假设,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第三步,设计研究方法和具体的实验、分析模式,开展实际的研究;第四步,分析研究中的数据、材料,得出研究结论;第五步,报告研究的发现,一般是通过科学论文的方式,报告给其他人;第六步、第七步,则是考虑开放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时,我们会发现,在这个过程里,运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两个核心的方面,分别是观察和实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就是以这两者为基础,并不断丰富手段、工具、资料,来进行复杂的科学研究、推动人类认识进步的。
这套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现代性。的确,现代心理学的历史并不长,它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在1908年,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是因为,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开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对人性、意志、心理这些问题进行过研究,随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地有哲学家、思想家,关注到这些问题。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直到19世纪,随着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工具方法,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纸面上的分析,转移到了实验室,并在一两百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我们今天正在学习的心理学。
好了,以上是对心理学定义、目标、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的简单概括,属于背景知识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就将进入正题,从几个具体的心理学常见问题出发,来了解一下人们内心的奇妙世界。
从图库选择图片
感觉与意识
首先是人的“感觉与意识”。对于感觉和意识,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两个好奇的问题:一是人为什么会产生错觉?二是人为什么会做梦?
关于错觉的问题,我们可能深有体会,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他绕着太阳转,但是为什么还是每天感觉到是太阳绕着地球转,东升西落呢?这其实就是一种错觉,是大脑下意识地把自己当作了参照系的中心,做出的错误判断。
再比如,我们在晚上会感觉到“月亮走,我也走”,好像月亮在跟着自己移动一样,其实月亮的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觉,因为月亮离我们的距离太远了,所以月光到达地球时,基本上都是平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脑分辨不出来其中微妙的差别,就会误认为我们和月亮的相对关系是不变的,好像月亮跟着自己走一样。
所以,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错误认知,反映了我们人脑感觉与意识的局限性,意味着我们的知觉系统,并不能够完美地完成解读世界的任务,它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习惯了某种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法,就容易让自己陷入“经验主义”的怪圈之中,让自己迷惑了双眼。
比如,一个著名的视错觉例子,就是“两条线段谁更长”,两条实际长度相同的线段,平行地摆在一起,一条线的两端有着向外发散的箭头,另一条线段的两端也有箭头,不过是向内的。
就是这样一点区别,会让人的肉眼感觉到,箭头向外发散的那一条线段,好像要更长一些。我们在文稿页中放了这两条线段的图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打开文稿看一看,感受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错觉。
从图库选择图片
为什么我们的双眼会欺骗我们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习惯了对看到的东西进行“联想”,看到向外的箭头,就想到“延伸”、“延长”这样的概念,而向内的箭头,则让我们想到“缩短”、“减少”这样的概念。而经过大脑这样一加工,我们就得出了一个看似聪明却错误的结论。
不过,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错觉问题。关于更多人类错觉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现在心理学家还没有彻底解开谜团,仍然有大量的问题等待着他们的探索,因为这是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
虽然错觉听上去是一种不严谨的表现,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大量的案例是人类在利用“错觉”来实现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室内装修中,如果房间比较小,设计师会选用浅色的墙面颜色,来让视觉上显得房间更宽敞。
与之类似,美国宇航局的航天项目中,在设计太空舱的时候,也利用了视错觉的原理,设计舱内环境,来让宇航员感到没有那么狭窄。
好,说完错觉,我们再聊一聊做梦。人为什么会做梦呢?这也和感觉与意识有关。
关于梦的分析,最著名的理论来自于弗洛伊德。这位奥地利心理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他把梦称为“暂时性的神经症”和“夜夜发狂”。同时,他指出,梦是“通向潜意识的捷径”。在弗洛伊德的代表作《梦的解析》中,他指出,所有的梦都是对愿望的满足,梦解释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愿望。
这一点分析,和我们东方的智慧不谋而合,老话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是把我们的梦境和愿望、想法,结合到了一起。只不过,弗洛伊德的理论更进一步,把梦境反映的愿望具体化了。
他认为,梦境可以分为潜性梦境和显性梦境,显性梦境的内容比较正常,而潜性梦境的内容则会让个人和社会无法接受,是内心深处的隐秘愿望。
如果说弗洛伊德的这套解梦方法,是以理论为主,那么,现代心理学,对梦进行了更有实验性的研究,心理学家们从生物学基础出发,通过对人脑的研究,试图解答梦的秘密。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心理学家提出了“激活-整合模型”,认为人的脑干发出随机的神经信号,刺激了额叶和相关的皮层区域,从而使得我们开始做梦,大脑调取了我们自己的记忆,组成了梦境。
而新世纪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了这套理论。心理学家们发现,人脑发出的信号不是随机的,做梦时人脑中的海马体和杏仁核非常活跃,二者分别负责我们的特定记忆和情绪记忆。
由此,科学家们得出一个结论: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把个体在过去几天中的新近经验,和他的目标、愿望以及问题,结合起来。
也就是说,梦境包含了你当下的生活片段,同时把它们和你的长期规划、愿望、遇到的生活问题结合到一起,形成了关于你整个人的一整套信息。也正因如此,每个人的梦都完全不同,是我们的“私人订制”。
从图库选择图片
认知与记忆
接下来,我们从感觉与意识,进入认知与记忆。
在这个部分,我们主要解答两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第一是如何通过心理学提升记忆力?第二是智力测验是什么原理,它靠谱吗?
先说第一个问题,关于记忆力的提升,心理学的确给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办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研究成果,就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这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发现的,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个案分析后,艾宾浩斯绘制出了这条著名的遗忘曲线。在文稿中,我们也为大家放置了曲线的示意图。
从图库选择图片
这条遗忘曲线揭示的道理是,人在记忆一件事物时,遗忘的程度是逐渐变化的,而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刚开始的几天,会快速地遗忘,对所学内容的记忆保存量呈现断崖式的下降,随后,一旦到了一定的时间阶段,记忆保留的内容则会稳定下来,进入平台期。
在生活中,我们对于这种“遗忘的规律”也应该有所体会。比如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突击背诵课程的知识点,第二天上了考场,也会记住不少的内容,但一旦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差不多全部忘光了,而最后剩下一点点有印象的内容,却会长期地保存在大脑里,很难被遗忘。
那么,在了解了这个遗忘曲线的规律之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记忆策略,比如,在学习了一个新知识、记了一组新单词后,当天和第二天、第三天,加大力气、提高频次,进行反复的复习,加深印象,顺利度过这段遗忘可能性最高的时间,然后,在记忆稳定之后,保持正常的复习节奏就可以。
如果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现在市场上活跃的很多“学习机”、背单词软件,都利用了这条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学生门设计记忆知识点、背单词的复习周期。
所以总的来说,记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重复和累积,才能形成更为持久的记忆。
好,说完了记忆,我们再来说说智力。
为什么智力可以测试呢?其中评判的依据又是什么?
其实,智力测试是一个量表,是一种心理测验。
世界上的第一份智力测验,出现在一百多年前的1905年,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编制了一份标准化的问卷,用于测量儿童的智力水平,目的是要帮助当时的教育部门制定教育政策,同时协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生。
在这个测量过程里,为了制定一个评判的标准尺度,比奈和西蒙对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统计,计算出了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平均智力水平,以此作为评判一个孩子智力的尺子。
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今年5岁,如果他在这个智力测试中,得到的分数和5岁孩子平均分数差不多,那么他就属于正常水平,如果分数比较高,那就是超常儿童或者说叫“神童”,而如果分数低于平均水平,则被定义为智力偏低。
在这个测试中,还出现了两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概念: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生理年龄,就是一个人实际的年龄,几岁就是几岁,而心理年龄,指的则是在测试中人们得到的分数相当于哪个年龄。比如,一个参加智力测试的人是18岁,做完智力测试,得的分数相当于20岁,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20岁。
以此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完善了这套测试体系,提出了智商这个概念,智商的英文缩写就是IQ,而IQ的计算公式就是:IQ=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拿我们刚才举的例子来说,18岁的人得到20岁的分数,他的IQ就是20÷18×100,约等于111。
根据这个计算方法,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智商100是一个标准分数,指的是最正常的平均水准,18岁的身体、18岁的智力,5岁的身体、5岁的智力,得出的智商都是100。
心理学家根据大量的数据分析得出,人类的智商集中在85-115之间,在这个范围内都是正常的,而天才,被定义为分数高于130分,智力缺陷则被定义为70分以下。
那么,在了解了智力测验的原理和基本过程后,我们可以来试着回答一下,在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智力测验靠谱吗,它有什么意义?
实际上,这项测试反映的,不是我们的绝对智力,而是智力的相对值,测试的是我们和大众平均数的关系,看一个人的头脑是否达到了平均的发育标准。这也反映出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特色:它不是非黑即白、追求极端的一种科学,而是既有标准、也有比较,是讲究相对性的一门科学。
从图库选择图片
情绪与人格
在心理学研究的领域,除了前面我们说到的感觉与意识、认知与记忆,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就是情绪与人格。
在这个部分,我们也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是人的情绪和压力是与生俱来,当我们受到压力的干扰时,应该如何正确纾解压力?第二是如何理解“人格”,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心理扭曲”这一问题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关于情绪和压力。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越来越多的人深受这两者的困扰,最后选择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心理医生能给你提供的帮助,也是基于心理学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一下人的情绪和压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类体验的外在表现,是一种复杂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模式,是人对外界的反应。无论是微笑还是皱眉、拥抱还是跺脚,都是我们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做出的回应。
和这种回应类似,人对外部世界的变化,还有另一种反应,叫作应激,它也是人类的一种反应模式。当外界发生了具有刺激性的事件,刺激到我们,就会打破人的平衡和负荷能力,超出了我们能够负担的程度,我们就会感受到压力。
所以,情绪和压力都是我们自身对于外界的反应,这种反应包含着生理和心理两种维度。
生理上,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外界的变化而相应地做出反应,比如天气热了会感到烦躁、紧张的时候呼吸也变快了。
心理上,我们会对外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别人的话语、所处环境的变化、乃至季节的迁移,都会引起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这种波动,一旦超出了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就会引起情绪上的巨大波动,同时给我们带来无法承担的压力。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特殊情况下的案例就是大家知道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看到了、经历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人都没有办法走出来,会出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
这点在战场归来的士兵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电影中主角从战场归来,午夜梦回总是想到战场上的杀戮,以至于别人庆祝节日放的烟花,在他耳中都和炮声一样恐怖。
那么,可以怎样去化解这些不必要的情绪和压力呢?在心理学的分支领域中,有一门“积极心理学”是专门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既然情绪和压力是人感觉到外界的变化而产生的,那么,我们可以一方面尽量去控制外界的变化,让这些变化以一种让人能够接受的方式产生,而不是突发冷箭、让人措手不及。
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可以修炼内心,用更成熟、更健全的内心,去迎接外部世界的种种变化,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变得乐观向上、充满幸福感。
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人格这个话题,人格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会产生那些不健康的人格?
那么,对于这个问题,也需要从刚才说到的情绪、压力谈起。刚才我们讲到,无论是情绪也好、压力也罢,它们都是人的内心世界遭遇外部世界变化而产生的反应,可以看作是外部世界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冲击。
在这种时候,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不够强大,就可能无法应对这些变化,从而使得内心秩序异常,让一个正常人变得心理扭曲、不可理喻,与社会格格不入。
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分析。实际上,“人格”这个主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焦点议题,无数的心理学家投身其中,就是要找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秘密,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丰富多彩的人格理论。
在各种人格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包含三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分别是:本我、超我和自我。
其中,本我指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它是非理性的、不考虑后果的,追求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超我指的是我们的价值观的导向,包括我们所受的教育和社会影响,都会告诉我们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它是理性的、小心翼翼的。
不过,本我和超我二者之间是矛盾的,对立的,他们一直在进行着无休止的战斗。
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二者之间有一个“自我”来进行调和。这个“自我”,是现实的、懂得权衡的,会在冲动和理性之间做一个选择,往往会用一种折中的方式来满足两边的需要。这就是人格的一种表现。
从图库选择图片
心理学的实际作用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作用。
实际上,在前面的讨论中,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提到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比如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帮助记单词、比如用人格理论来进行扭曲人格的矫正,等等。
心理学的确是一门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科学,它的实际应用,可以分成两个层面来理解,分别是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
在个人层面,心理学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在最近几十年,全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都对心理健康产生了越来越强的认识。以此,心理医生变成了一种常见的社会职业。这也是心理学在个人层面的主要应用:用于心理治疗。
很多人在接受心理治疗之前,对心理医生是有一种恐惧的,认为心理治疗很神秘、甚至有点可怕。其实,心理治疗是有着严格科学要求、基于严谨科学的,心理医生不是巫师,他们更像是一个科学家,而接受治疗的患者,则是他的研究对象。
在今天解读的一开始,我们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里面就提到,心理学研究的两个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既然心理治疗可以被视为一场科学研究,那么,其中用到的方法也就是这两种。
在看心理医生时,心理医生会先观察患者,这里说的观察是广义的观察,查看他们的个人资料、和他们对话、聊天,都属于观察的范畴。而实验,则是指的使用仪器设备和其他工具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比如测量他们的呼吸、血压,来判断患者的紧张情绪,或者通过让他们做一份问卷、回答一系列设计好的问题,来判断患者的精神状态,等等。
而在社会层面,心理学也发挥着它的作用。有一门专门的分支学科,叫作“社会心理学”,就是在研究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大大小小的事务,研究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此来解读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
从大的方面来说,心理学通过对整个社会中,人们心理状态的分析,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了解到某一个时代的人们,是更喜欢消费还是更喜欢储蓄、是更喜欢生孩子还是更偏向单身,这些都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来实现。
从小的方面来说,小到高速公路上指示牌的设计、医院装修风格和配色的选择,都体现着心理学的参与。比如,拿医院的装修来说,如果你留意过的话,就会发现,医院的灯光往往比较柔和,选用的墙面和地面配色,也都比较淡雅,不会采用特别浓烈的颜色。这都是为了舒缓前来就医的病人和家属的紧张情绪,从心理上抚慰他们。
其实,这样的应用还有很多层次的表现。比如,如果你是一位老师,应该就知道,在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有一门专门的科目叫作“教育心理学”,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教师群体,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用心理学原理,更好地进行教学。再比如,警方查案、检察方和法庭断案,都需要用到“犯罪心理学”的知识,很多时候,这其实是破案的关键。
总之,心理学在社会上运用得相当广泛,随着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更新,它能带给我们的益处也会不断增多,在生活中,我们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元素。了解一点心理学知识,我们不仅能够改善自己的心理健康,更能够为他人、为家庭、为社会,提供一份自己的力量和支持。
好,《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精华版解读到这也就接近尾声了。最后,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这一节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们讲解了心理学的科学定义、它的目标和基本的研究方法,我们知道了,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两种手段,探索人的思想和行为。
之后,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模块出发,探讨了一系列有趣又让人困惑的问题,由问题入手,了解了感觉与意识、认知与记忆、情绪与人格,这些都是心理学研究最关注的主题。
最后,我们探讨了心理学在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运用,看到了它对于个人健康幸福、社会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好,关于《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心理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趣且与现实生活相关度很高,如果要想更深入地了解,请继续关注本周接下来的共读内容。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本书播放目录页“微信群”按钮,免费入群,一起共读打卡。大家还可以在播放目录页的“问答”区参与共读问答,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书友们一起交流。
我是杨枪枪,下周我们不见不散!
本期策划人:子墨,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从事图书出版、互联网内容编辑,曾点校、注解《夜航船》《曾国藩家书》《曾文正公嘉言钞》等经典名著。日读一书、日拱一卒,相信文字和思想的力量。
主播:杨枪枪,有书签约主播。媒体人。每晚9点和你说晚安,用声音治愈每一个孤独患者。公众平台:小杨说事儿。微博:杨晨太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