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百合小主播分享了《七夕》这首诗,让我懂得了许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过七夕的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家任昉(fang3声)写了一本《述异记》。
他在这本书中,将牵牛和织女这两颗星辰,赋予了人间的爱情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慢慢融入到了七夕这个节日当中。
在古代神话中,织女是仙界的巧妇,能织出巧夺天工的锦绣,是世间女子向往的榜样。
所以后世的女性,便在七夕这一天的晚上,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
这才是七夕节最初的面貌。由此,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并衍生出五花八门的乞巧风俗。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七夕》,就再现了都城长安七夕之夜的盛景。
七夕乞巧,最常见的形式是穿针乞巧。
除了穿针乞巧,明清时期还流行“丢巧针”的游戏。
明代沈榜曾在《宛署杂记》中详细描述“丢巧针”的玩法:
“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曝日中,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
古人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
科举制度出现之后,中状元被称为大魁天下士,一举夺魁。
因为魁星主掌考运,所以读书人又把七夕节叫做魁星节,又称“晒书节”。
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都要例行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自己考出好成绩。
有些读书人还会在这一天晒书,来展示自己的满腹才华。
古代的孩子们在七夕,主要是玩一种叫做“磨喝乐”的玩具。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相传本为佛教天龙八部之一。
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流行的一种泥偶人。
七夕和爱情产生关系,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
大诗人白居易写下《长恨歌》之后,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时风行成为年度热词。
自此以后,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便开始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
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或者许愿婚姻美满。
到了宋代,大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才算是把爱情和七夕彻底绑在了一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时至今日,现代人只知它是“情人节”,不知乞巧节和拜魁星为何物了。
多少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像七夕风俗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淹没。
好了,我今天的反馈就到这,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