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寒假再一次看《三国演义》,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其人感触颇深。评说他的一生,概括来说,是“归隐’二字。
归隐?诸葛亮明明离开南阳草庐,投身于乱世之中,何谓归隐呢。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有: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隐,归的是他心灵上最舒适的,他所追求的山野。诸葛亮归隐,归的是纷纷的乱世。他心中的大天下,区区狭隘的山野无法容身。
刘备第一次去拜访诸葛路上,罗贯中写了一段后人的诗来描写诸葛亮的住处: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这一切看似平常,端的一副世外高人的好架子,而诸葛亮心中所想绝不仅是如此清闲的生活。否则他凭什么隐居在山野时就有如此之大的名气?我相信这是他的一种手段。他结交有同样高远志向的隐士,如水镜先生、徐元直、孟公威,却不与那些和时局有直接接触的谋士来往。明明与那些有了一定根基的谋士接触才是最直截了当进入政局的方式,他却收敛住了。我认为这时他尚未看见一位合他心意的明君,而且害怕名声太大,吸引来的都是些虾兵蟹将类的俗人。
曹操疑心太重,孙权固守一方不愿有作为,刘表、刘璋、韩遂等皆不容易做实行他谋略的踏板。在比山外更清净的草庐中,诸葛亮一定比置身战场中的人们看的明白些。新野的刘备我相信他也注意过,只是刘备年过半百,依附于刘表毫无建树,或许不能成事。当刘备来见他,他当然不愿出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刘备这样对第一次见面的诸葛亮说到。这让诸葛亮即将灰暗的内心看到一丝希望——一个名义上“正统”,手段和经历都尚不成熟,但言行中无不透露着理智与仁爱的君主,他缺一个能掌大权的助手来打开局面。成为了他的丞相,以前在山野里规划的非常完善的各类政策马上就能得到采纳和实施,不必费心和其他朝堂上的老狐狸竞争。
诸葛亮和刘备一拍即合。便于实施自己的目标,这是第一点。
还有诸葛亮个人的原因。他在百姓中间生活了许久,他明白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曹操掌权下的“汉“的确夜夜笙歌,的确纸醉金迷,但那底下多少人民受着苦难。他明白仅仅维持表面上的安宁是不够的,他发现刘备对人民的感情也差不多是如此,是一个尝试者,是一个”出头鸟“。我认为诸葛亮是个“理科型人才“,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他虚构了一个对于他来说最舒适的政府与人民的相处模式,通过他自己的行动去创造完善这个模式。他是一个自傲(三顾茅庐才出山)的人,他不能接受自己失败的业绩留名千古,所以他鞠躬尽瘁了,他付诸一生了,不过结果是他到最后也没有实现梦想。
但是罗贯中在小说里主要是的确希望塑造一个明君、忠臣的国泰民安的标本国家,他在诸葛对人民的感情上非常用力地下笔,力图突出赞扬这种事事为了百姓的朝臣。不如说他是因为自己生活的不满才写出了这个充满大爱的诸葛亮。我觉得不太现实。
第三还有古人的价值观是“立德、立名、立书“。这就和我们现在要上大学,找到好工作一样稀松平常。优秀的人自然应该做更优秀的工作,享受更优秀的待遇。“出山”不过就是投入工作大潮中,发光发亮。如果在那样急需人才的战争里还留在山野,那简直算得上是失业人士,格格不入了。诸葛亮也不是真的那样清高的人。
当然小说毕竟是小说,一切人物的所作所为都与作者本人的意图有关。罗贯中需要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就出山了。他的出山并不伟大,只是一个自身与时代要求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