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阅读日我一个字也没读,因为最近宝宝学会走路了,于是根本没有时间读书,当然小说还是在读,等读完这本小说我要写一写书评,小说类的书评从来没写过,但是读书不留下点什么总感觉到白读了。
昨天没空阅读,就连小说也没有看,不过我还是听完了2小时读完一本书的绝密读书法。为什么说是绝密读书法?因为我以前跟着波波羊大叔学习思维导图的时候,一直对他的读书法很好奇。
波波羊大叔阅读一本书用2个小时,而且能够直接讲出来。我阅读一本书最快也要用8个小时,《幸福的方法》、《深度工作》、《时间的格局》都是采用的快速阅读。
尤其是《幸福的方法》因为要参加广播电台节目,而且是直播节目,被逼无奈1天快速读完提炼思维导图,第二天就去电台分享了读书心得。
《深度工作》是为了完成书评,收到书马上集精力阅读1天的时间读完,画了思维导图,写出了书评,很长一段时间《深度工作》的书评都是百度排名第一。
《时间的格局》这本书是弘丹老师的第一本书,而且书中收录了我在写作训练营时的观点,为了可以尽快提炼这本书的思维导图,我集中精力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阅读,输出了一篇不错的思维导图用于书籍发行的宣传。
这三本书之所以能够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完成,主要还是迫于心里压力。阅读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它需要具备:专注力、抓重点的能力、理解力、写作能力、结构化思维,人有了压力才会专注的去阅读,然后抓住一本书的重点去分析理解,最终用结构化的思维画导图、写笔记,利用写作能力写出书评和好的文章。
「绝密阅读法」
绝密阅读法是我给波波羊大叔的OKSS阅读法启的名字,这个方法可以用2个小时阅读一本书,大大的节省了阅读的时间,而且还能提高阅读效果。因为使用它最终可以形成书评和语音笔记,还有思维导图。它的流程如下
1.Overview~O概览,用时10分钟
(1)重点看目录
以前我读书基本不怎么看作者简介和目录,后来和波波羊大叔学习,才开始了解作者背景和看目录,非常容易让人掌握整本书的观点及内容。
(2)跳着翻章节
随手翻看一下书内你比较熟悉的内容,看看作者的案例和你自己的想法有哪些不同。这就是略读,去掉一些没有必要读的内容。
(3)看标题和加粗的地方
这些内容往往是书中的关键知识点,也是作者希望我们了解的内容。
2.Keynote~K读重点,用时1小时
(1)把时间聚焦在重点上
我们用10分钟去浏览,缺掉了没有用的内容,看到了很多关键内容,接下来就要把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花在这些对你有用的内容上,专注的去阅读。
(2)用笔划线和做标记
最近听了樊登老师讲阅读,其中他说到了一点我觉得对我很有启发,就是划线对于读书没用。尤其是我记得自己学习时,特别喜欢划各种颜色的线和做笔记,结果笔记写的特别好,寝室的同学都喜欢看我的笔记,结果考试成绩也不高。
做笔记的好处是能够方便我们重复阅读,但是如果只是记录,并不会反复看,其实笔记记得再多也没有用。划线就更简单了,把一本书都划上线,恐怕你也不会改变什么,不如写下一个行动步骤和计划,真正的用起来。
我现在比较喜欢的是一边看,一边画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把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变成自己的话,而不再是摘抄记录。
(3)登记到笔记模板上
这个笔记模板波波羊大叔没有给出,不过网上有很多笔记模板,大家不妨可以去借鉴一下。我认为读书笔记一定要有书名、作者、一句话书评和阅读时间以及书记总字数,记录一下阅读速度也很有必要。有空研究一下方便今后阅读。
3.S结构化,用时25分钟
(1)根据笔记重组
(2)金字塔结构整理
(3)变成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有的书作者本身就是按照总分结构写的,很容易就能按照逻辑关系画出一篇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而有一些书写了很多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把笔记里面的重点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逻辑关系,画出一篇思维导图或者是结构图,方便今后的阅读理解。
4.S陈述,用时25分钟
这一步是希望我们可以加深理解和内化,让有用的知识可以为我所用。读方法和管理类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陈述就很有用了,只有讲出来或者写出来,再或者形成方法用出来才能真正的内化。只喊口号不行动,读再多的书也没有什么卵用,到最后都是遗忘。
「为快不破」
1.速度是阅读的保障
读书有三度:广度、深度、速度。广度就是大家知道的主题阅读,同领域里面的书读一遍,提炼出重点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先把书读薄,然后再应用后,写出自己的实践过程,这样就把书读厚了。
深度:分析阅读一本书,从你遇到问题出发,一边读一边找解决方法,分析你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深入的进行实践。最近在实践《奇特的一生》中的时间统计法,就是在进行分析阅读。
速度:阅读的保障,很多人书都读不完,更不要说写书评了。而我们读不完的原因很多是动力不足,读几天就发现书太厚了根本就很难读完,于是就放弃了。所以阅读的保障还是速度。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的绘本只有4、5页的原因。很快读完一本书,学到一点知识你会非常有成就感,特别想接着再读下一本书。
2.重复是阅读不忘的秘诀
很多人认为理解是过目不忘的秘诀,但是我们会发现从小到大学过的很多内容都是考死记硬背学会的,比如唐诗、英文单词,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并不是很理解,但是听得多了就记住了。
宝宝学说话之前会先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听到过各种动物的真实叫声,只是反复听到家人模仿的动物叫声,重复次数多了,宝宝就学会了。
我们读一本书当时读完了输出了思维导图,过几天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可能不记得这本书讲了什么,只能再次拿出思维导图或读书笔记去看一看,就会回忆出这本书讲了什么。重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次数多了也就记住了。
主题阅读的好处在于重复阅读同一领域的书,可从多个角度学习如何解决同一个问题,而分析阅读的好处在于用重复运用一个方法搞清楚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多次实践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知识体系,一旦遇到问题能够快速对应。
阅读速度=字数÷时间
阅读效率=重点内容÷时间
阅读效能=阅读效率+阅读速度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阅读效能包括速度和效率两个部分,速度是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关键,阅读既然需要重复,那么速度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只有在单位时间读的越多,输出的重点内容越多,才可能记住更多的内容,这也就是高效能阅读的秘密所在。
3.策略是阅读的关键
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先规划再实施,读书也是一样。我们往往看任何书,都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进行匀速阅读,但其实如果可以根据不同的书制定不同的阅读策略,你会发现阅读起来更轻松,获得的知识更多。
通常大多数人会读三类书,一类是有趣的文学类书,第二类有料的知识类书,第三是有用的方法类书,按照这三种类型制定出读书策略。
文学类书阅读的目的是让自己开心,那么关键就是阅读有趣的故事情节,阅读起来可以更为快速,不必做笔记,只要能够从中学到一点人生经,或者让自己轻松的笑出来即可。
知识类书阅读的目的是掌握知识,这就需要一边读一边记笔记,把书中对自己学习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最终变成自己的话,丰富个人的知识体系。
方法类阅读的目的是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阅读时侧重于方法的来源、步骤、结果,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到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三种策略的制定,你会发现再读书时,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随之带来的好处就是重点内容通过多次重复阅读,记住的内容越来越多。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你也可以成为一个阅读高手。
「穿越障碍」
1.虎头蛇尾,读不完一本书。
曾国藩读书时,只会专注一本书,不读完这一本,不会去读下一本。而我们往往是读了一本书的开头,发现很难理解就快速的放弃,又去读下一本,而下一本书刚读到二分之一又发现还有其他的书要读。就这样周而复始,最终发现一本书都没有读完。
应对这种情况的方法就是利用O概览,10分钟的时间翻一翻目录和重点内容,看看有没有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避免浪费时间和金钱。
2.一片空白,读了等于没读
大多数时间读完一本书,再回忆起来很难记住里面的内容,主要原因是不做笔记没有输出,重复的次数不够,很快就会遗忘。
这就需要用到K抓重点和S结构化,边阅读边记录重点内容,最终形成思维导图或者结构图,便于今后复习。
3.不会运用,无法中改变行动
在读了很多书之后,发现自己无法用到实际生活中,就开始质疑阅读,于是就不读书了。过段时间,发现遇到问题难以解决,于是又开始读书,但是依然无法运用,就再次放弃。于是周而复始,最终得出结论读书没用,并不能改变行动。
其实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我们的行为,要想行为起到变化,一定要写下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的行动步骤,这就需要用到S陈述。读完一本书用25分钟的时间输出一下你阅读的心得,以及今后遇到问题可以怎么做,哪怕是一句可以实施的行动目标也很有必要。
以上就是世界阅读日听课内容,进行了一次陈述。希望可以改变我以后阅读习惯,最终实现2小时阅读一本书,不再拖拉虎头蛇尾。下周阅读重点《美育,从画画开始》,希望可以尽快读完写篇书评。
祝大家生活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