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场景:
一个周六的早晨,时针已经指向9点。孩子还在赖床,他面临第1个选择,我是迅速起来洗漱吃早餐,然后学习呢,还是拿起手机先玩玩再说。
大部分孩子选择了玩手机。父母很生气,孩子没有像自己期待的那样自律。
许多不愉快,都和过高的期待有关。
父母开始批评孩子。这时孩子面临第2个选择,我是承认错误立刻改正,马上学习,还是对抗。
大部分孩子选择了对抗。
孩子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孩子在玩手机时,表面上他是快乐的,潜意识里他是低自尊的。他明白自己应该做作业,而不是玩手机。如果他克服了玩手机的冲动,去做作业了,那么潜意识里,他有一种自豪感,是高自尊的。
孩子看到父母过来,而自己在玩手机,他的心里是内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只是他控制不住自己而已。然而当父母制止或指责孩子是不对的时候,请问孩子会怎么反应?
这时候,孩子首先不会考虑谁对谁错,而是感受到自我受到了威胁——有人否定我!于是大脑下达指令:全体注意,准备战斗!身体开始进入防御和战斗状态,防御状态的口号是:这不是我的错,这是自我辩护模式,战斗状态的口号是:都是你们的错,这是攻击转移模式。孩子会强词夺理辩解。不可避免地,父母和孩子就进入了谁对谁错的战斗模式。
这场战争没有赢家。
那么,家长要问怎么办呢?难道听之任之吗?
当然不行,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走在问题前面。和孩子协定规则:
1、周末,可以睡到自然醒。
2、如果8:00了,还没有醒来,父母会叫你起床。
3、醒来后要立即投入学习,11点以前不允许玩手机。
4、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11点以后,可以玩手机,直到吃午饭。
5、如果作业完成情况出现严重问题,连续一个月周末不允许玩手机。
预先制定规则的好处是,孩子知道父母的要求是什么。规则一旦制定,可以贴在墙上,双方都要严格遵守。
如果没有走在问题前面,怎么解决呢?不要立即没收手机或者责备孩子,而是给孩子一个缓冲时间。约定再玩10~15分钟,就开始写作业。关键是不要进入博弈模式,而是将问题当成共同面对的挑战,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盟友而不是敌方。
一切好的关系,都有边界感,都是建立在契约或规则的基础上。
一切坏的关系,都是因为模糊了边界感,且动不动就破坏契约,把双方引入博弈之中,导致相爱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