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情境内容,融入情境之中,设身处地讨论解决方法,共同选择恰当行为方式。它有两个功能:一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二是让学生选择适合的方式。
因此,在这一环节里,学生讨论的主要问题有两类:⑴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为什么?⑵你觉得哪位同学的解决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第一个问题是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本能习惯,它强调的是会怎么做而不是该怎么做,以了解学生的真实的心理状况。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在同伴提供的各种解决方案中进行比较、选择,确定自己的最佳方案。
小组讨论的意义
促使学生全员参与。班级授课制由于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无法让全体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常常是教师和少数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在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这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率。同伴讨论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同时,它更要求每位组员都发表自己的观点,使那些平时习惯于倾听或观望而不思考的“看客”也不得不认真思考,参与讨论,从而促使学生全员参与,提高心育效率。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伴讨论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学生针对问题,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理解,独立思考,大胆表白,而不用担心是否符合教师心意,是否正确,从而可以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爱发表意见,爱争论,好胜心较强等,这势必会促使他们为了在同伴讨论中得到同伴的肯定而更加积极思考。
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同伴讨论中,学生不仅需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要对他人的不同看法,提出事实和论据,有效的说服他人。这种讨论发言,单靠牢记学过的死知识是不成的,学生必须灵活贯通地理解相关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对方的不同观点也必然会促使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深入钻研,修改观点。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所以,有人说:“一场鲜明深刻的讨论,胜过读三本书。”
引导学生学会借鉴。小组内成员因个体差异,其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每个同学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思考,大胆表达。其交流的不仅仅是答案本身,更多的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所得到的不同答案在一块碰撞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们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研究表明,这种同伴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启发比教师的讲授要好得多。
小组的构成
交流的多样性与个人的参与度是一对矛盾。小组规模过小,交往圈子小,提供的信息必然有限;过大,小组成员的参与必然受到限制,一些成员可能干脆被动听取,主动参与者的数量反而下降。课堂内讨论小组的组建可以从同桌两人小组,发展到前后两桌四人小组,再到相邻课桌(可以改变“秧田型”的空间结构)六人小组、八人小组等。具体的小组规模可根据讨论议题、讨论时间而定。
小组人员构成上有同质与异质之分。前者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认知水准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由于有共同的语言,彼此间易撇开心扉,形成心心相印、和谐共振的心理氛围;后者则求异,形成异型交流结构,异质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所形成的互补机制,亦能使小组成员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课堂小组讨论以异质分组为主,同时注意组际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际之间的竞争。
小组规模达四人以上,可作角色分工。角色包括以下几种。
主持人:负责召集,小组讨论情况小结;
记录员:记录组员发言要点,编写小组报告;
观察员:关注小组成员活动情况,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供建议;
质疑者:在对话出现趋同倾向时,提出质疑,表达相反的观点,将对话引向深入;
检查者: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讨论规则,及时纠正违规行为;
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小组讨论情况作总结性发言。
在组员分配上,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指定与抽签组合几种方式结合起来,有时以学生自愿选择为主,有时教师指定为主,有时则采取抽签的方式进行。组成的小组及角色分工每隔一段时间后(一般4~8周)作必要的调整,以扩大学生交流沟通的范围,避免消极小团体的出现。
小组讨论一般流程
为了要有效地达到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讨论法的第一步应先拟定有创意的讨论主题,以引起学生热络的讨论。
第二步会应指定的主题需求,将学生进行分组,随着讨论类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小组人数,并布置适当的教室情境;若讨论的方式为全体讨论,则不需分组,可跳过此步骤。
第三步就进入讨论法的主体—共同讨论,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自由发言,培养逻辑思考及批判沟通的能力。讨论过程中若有需要,小组可分派纪录、报告、主持、管秩序等工作,各司其职,以达到团体合作的目的;老师则从旁指导,让讨论方向不至于离题。
等讨论告一段落则进到第四步,由有意愿的同学或各组代表报告讨论结果,可透过口头或书面(海报、小白板)方式分享,若有补充意见,可适时提出再讨论。最后,则由老师将整个讨论结果作一统领整合。
故讨论法的一般使用流程简单如下所示:
从教师拟定主题开始,运用分组技巧将学生适当分组,由小组成员进行共同讨论,讨论到一段落,则由同学进行报告、分享;若报告的内容有其它意见,可在回到前一个阶段—再度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次分享、报告;最后由教师统领整合。
小组讨论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常常看到这么几种现象。
(1)****互相干扰。学生在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缺少秩序,不懂礼貌。有时学生的发言被打断;有时学生的发言被曲解;甚至有的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
(2)****各自报告****。学生在讨论时,只顾自己表达,而忽视听取别人意见,成了个人的报告会。没有相互间的交流,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讨论,自然也无法取得讨论的实效。
(3)****无理争吵。应该说,讨论时出现争辩是正常的事,也是教师所期望的事。但有时我们也发现在一些讨论中,学生互相争执,情绪亢奋,难以自控,甚至无理争吵起来,讨论难于继续下去。
……
因此,要想提高讨论实效,必须优化学生讨论品质,训练学生适度的讨论行为。既不无理取闹,纠缠不清,也非互不碰撞,各行其是。让讨论在一种平等、融洽、宽松、有序的气氛中进行。
小组讨论的引导策略
1
激发引起讨论动机
使用讨论法的时候,需特别引起同学讨论的兴趣。因为讨论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没兴趣讨论,则会沦为老师在唱独脚戏,一片冷场。而且学生对讨论主题有兴趣,才可激励学生思考,亦可避免学生在活动中流于聊天、嬉闹。
2
教育学生互相尊重。
讨论应在一种平等、礼貌的气氛中进行。学生不应用粗俗的语言、粗鲁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同学成果。相信每个同学的观点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得来的,虽然大家在学习成绩等方面有些差别,但每个人的思维过程都会有可取之处。不可轻易否决。 允许对方保留自己的观点;尊重事实。如果觉得他人的观点是正确的,应该摒弃偏见,虚心接受,不可为了所谓的自尊而固执己见。
3
训练学生认真倾听。
学会倾听是在讨论中获得成功的基础。教师应训练学生倾听的技巧;倾听对方观点。务必在认为自己已经清楚了解对方的观点时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必要时,可以先重复对方的观点,询问是否正确;倾听对方的理由。这是了解对方思维过程的重要步骤。也是判断对方观点是否正确的依据。可以这样询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等等。
4
鼓励学生产生争鸣。
同学围绕问题互相争鸣是取得讨论实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讨论中尤其要重视鼓励学生互相争鸣;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不要对别人的意见盲目服从,或者无动于衷;善于组织语言,通过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说服对方。要举出事实根据,而不要强词夺理。
5
及时调控讨论氛围
在讨论活动中,有些学生因为过于沉默或害怕讲错话,对发言望之却步,所以教师在过程中应巡视各组发言状况,随时引导思考方向并鼓励表达出来。不要使得学生发言权极端发展,即爱讲话的拼命讲,讲到别人都没有发言的机会,或是沉默的永远不发一语,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分组讨论的功效。另外,虽然在讨论前和同学针对秩序问题约法三章,但讨论过程会随着气氛的热络越来越大声,有时会影响其它组的讨论,所以教师适时针对秩序问题提醒大家要轻声细语。
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主题教育活动中。如果你不参加讨论,那么,你可以在小组间走动,时而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对学生的讨论适时给以指导,但必须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如果你参加讨论。那么,你只是小组的一名成员,和小组中其他人一样,具有相同的权利,不可“一言谈”。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讨论中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的力量促进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