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注步骤
三思: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到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5.并行串行
我们有必要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最直接的办法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例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任务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应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通常把“20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作为一个时间片,然后就开始像处理器一样处理任务。
6.感知时间
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事件本身。是基于结果的记录。
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时间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与我,从未令我失望。
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
7.记录开销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些什么。
8.制订预算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每天制订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天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订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你会遇到第一个问题: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建议一开始只要给每个任务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
反思:重新回顾本书做读书笔记,发现回头再看时,很多东西真的只是看看而已,过了就忘了。人就是健忘的,有些书就是值得反复的阅读。尝试过事件日志,由于工作性质,基本没有完整的时间块,时间被窃分得太细了,没法很好地运用。工作中习惯性的看手机,不仅看些与工作无关的,也看些与工作有关的,这样的话如何进行“事件-时间日志”的记录呢?一下子不记感想,感悟,回过头看那些事件日志,已不记得当时的感情状态,这是好是坏呢?一个人的心路历程是否有必要被记录?
不过运用了事件-时间日志后,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似乎有些许上升,不再似从前猛然回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制订预算,时间预算是很有必要的。学会选择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及时行乐”,用“是否有趣”的判断标准来选择时间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