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核结束之后,为了奖励自己,也为了践行想到就要去做、不要拖延的宗旨,我买了之前犹豫再三的电影票,去看李安导演的这部电影。
男主是我喜欢的类型,纯净又略带些孩子气的眼神很吸引人。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当中场表演开始后,男主按照要求像木偶一样走到舞台中心,旁边是群魔乱舞的人群,规模宏大的烟花,繁乱的景象和巨大的声响直接把男主带回当时那个可怕的战争场景,亲眼看见自己敬爱的“蘑菇”上司受困于恐怖分子的枪林弹雨中,冲上前去抢救“蘑菇”却在水泥管道里遭遇“圣战士”并与其近身搏斗。从对方喉咙里发出的模糊不清的咕哝声、逐渐涣散的眼神和迅速蔓延开的血迹,都可以看出一个生命挣扎着消失的过程。等男主再回过神来去看“蘑菇”时,发现他已经走了。
影片里还向我们展示了好几个让人觉得唏嘘的场景:
1、运送“蘑菇”遗体回国的飞机上,同行的赚了大钱的人在喝酒抽雪茄庆祝,而“蘑菇”的遗体就躺在飞机的后面,棺木上盖了一面美国国旗而已。
2、中场表演的导演让B组换上作战迷彩服,并做好要上场作战一样的准备。也许在她的生活里,这么一场大型演出就是她的主战场,她能理解的战场也就是在这方寸之间的舞台吧。
3、邀请B组参加演出的球队老板想用5,500美元买下B组的故事版权来拍成影片。商人的说辞真是天花乱坠,他表面上说的是赚钱不是目的,是要来宣传这种美国精神。要是真的不考虑赚钱的话,为什么不先用预付款激励一下这帮天天命悬一线的大兵们呢?
4、场地工人们,还加上一个一直把军队里同性恋话题挂在嘴上的男人,也显示出他们对这帮军人的不尊重。
5、最让男主伤心的,应该就是那个啦啦队员了。本来觉得与她心有灵犀,最后发现她不过也是看上他头上英勇的光环。这里面最关心男主的,应该就是他的姐姐了。
影片看得行云流水,但是看完并不好受。战争类型的电影就是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冲突?为什么非要用暴力去解决冲突?每个伤亡后面都有一个家庭,都有会替他伤心的人。特别是其中一句,记者提问,美国军队在伊拉克的作为产生什么不同了吗?男主设想的回答是,有,我们每天都制造出更多的反抗者。真是讽刺,以暴制暴,只会产生更多暴力,因为那个时候,人们只相信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