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7天
摘录:
整体把握悖论的立足点在教师的心中,我们无力去把握它不是因为技巧的缺乏,而是因为我们内在生命的缺失。如果我们想在悖论的力量下教与学,必须接受心灵的再教育。
每一个好教师、每一个好父母都在某种程度上学习在自由和纪律的悖论中协调平衡。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和学生们都成为能够自由地思考和生活的人,然而同时我们也知道,帮助他们成就这种自由需要我们在一定的环境下约束他们的自由。
要耐心地对待心里所有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尝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得到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给答案。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以后,答案就会出现。
感想:
今天是我坚持读书的第7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为自己点赞。今天阅读“悖论”后三节,这倒是叙述特别清楚的一部分,只可惜我的笔记画的有点乱,再接再厉啦!
作者总结了六种教与学的空间悖论,分别是:既有界限又开放;既愉快又紧张的气氛;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纪律的“大故事”;既支持独处又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的;既是沉默的又是争论的。
第一对悖论——学习空间应该既开放又有界限。我觉得在一节课中,教师指定的教学目标就是界限,孩子们在老师指定的界限里探索,也就是说,老师规定了大概的目的地,但学生要寻找多条路径到达。
第二对悖论要求学习空间既有紧张的气氛又令人愉快,在这里学生们既接受挑战又受到欢迎。太过愉快的气氛,学生就会忘记思考,但太过紧张的气氛,学生又怎能去思考呢?可能连话也不敢说,所以,教师要在导入的时候就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入到学习中去。
第三对悖论在小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形成团队的意见,就一定要认真聆听彼此的意见和建议,并真诚的做出回应,只有这样才成形成有说服力的团队的意见。
第四对悖论,既尊重学生的小故事,又重视关乎传统与纪律的大故事。这里作者所说的应该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我们在课堂上既要重视个体的个人体验,又要重视归纳总结蕴含其中的规律。
第五对悖论既支持独处又随时有群体的资源支持。我们不能以团队的名义要求个人必须这样那样,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所以在小组学习中不能一下子就进入讨论的环节,首先应该是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讨论会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效果。
第六对沉默与争论并存。不主动打破沉默,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同时也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
期待接下来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