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秋
《清嘉录》有“冬至大如年”的说辞。《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冬天的高潮在冬至夜。冬至夜的定法不一,唯亭一带把冬至当天晚上称冬至夜,而大部分苏州人则把冬至前一天的晚上称为冬至夜,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以感受到热热闹闹的气氛。即使遇上雨天,人们还是很开心,嘴上笑眯眯地说着“邋遢冬至干净年,干净冬至邋遢年。”不管这话有多少科学依据,但已体现了我们先辈能根据节气预测往后天气的聪明之举。
“冬酿酒”,是苏州人过冬至的特征之一。在冬至前几天,古城苏州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就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所以,姑苏城的大街小巷常常会出现冬至前排队买冬酿酒的场面。
“羊肉”,是苏州人现在流行的冬至重要进补菜。或许是应了广泛流传于吴地的“冬至进补,春天打虎”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羊肉店的老板乐滋滋地告诉我们,冬至里他们的羊肉店生意会翻几倍,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苏州人还有一个冬至吃馄饨的习俗,据说是与美女西施有关。相传吴越春秋时期的一次盛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夫差没胃口,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 ”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 ”后人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至于“混沌”何时成了“馄饨”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汤圆”,是苏州人在冬至夜的主食,没有汤圆的冬至夜总是不圆满的。走在木渎的老街上,热闹的场景真像是过年一样,各个商店门前、小贩摊前的生意都很兴隆,人们脸上都挂着节庆的笑容。这天与往常不同的是,街道旁多了许多现场做汤圆的摊位,汤圆的馅有肉的,芝麻的,豆沙的,菜的,虾仁的,可谓花色品种齐全,一字排开让顾客随心挑选。在阿姨们的一揉一捏之间,一个个饱满的汤圆魔术般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八角钱一个,凭自己的口味爱好购买。我不禁为那些摊主的经济头脑叫好。这些卖汤圆摊位完全是靠季节性赚钱的,成本最多三角的汤圆,现明赚你五角,一天下来也是一笔很好的收入了。我原先是喜欢买点水磨粉回家自己包汤圆的,而今看到这种热融融的场面,竟也乖乖地掏钱买上几十个回去,省得自己动手包了。
买好汤圆,又去超市买一大瓶桂花冬酿酒,称点羊肉、羊糕,看着手里拎的大包小包,耳边响起老人在冬至夜常说的话“有得吃吃一夜,没得吃冻一夜”,想想晚上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情景,心里就有种美滋滋的感觉。
整个冬至,温暖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