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爱好被尊重的孩子
妈妈给四年级的儿子请了7天假,居然是为了去看虫!
张赫奕6岁时,突然爱上了各种虫子。
为了看虫,怕虫的妈妈带他跑了10多个省份。
四年多来,张赫奕一直保持热爱,他认识近300种昆虫,还被邀请到各所小学宣讲。
这学期,妈妈还特意帮他请假一周,去看虫……他梦想长大后考昆虫专业,妈妈说,“只要他能坚持,我奉陪到底!”
家长帮助孩子早早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或在孩子小的时候帮助孩子树立起人生目标,能使孩子缩短探索的道路,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上。
02
找到孩子的动机
想要发掘孩子的潜力,就得找到孩子最强的内在动机在哪。
这样孩子一旦投入进去,不需要督促和管理,孩子也会自己约束自己,还会增长自信心。
社会科学心理学教授德西和瑞安1980年代共同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这一理论假设:所有人都尝试着满足下面三种需要:
➢自主感(自主需求):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的,完全出于自己的选择,而不是被安排的感觉,这种感受强调的是对主动权的感受。
➢胜任感(胜任需求):在还没做这件事情的时候,知道自己有能力办到,信自己能胜任这件事,这种感受强调自己对自己能力了解,知道自己能做好这件事情。就比如张赫奕知道自己能到昆虫科普,实际上他也做到了。
➢归属感(关系需求):指感受到所在意的人对自己的支持,是一种在意父母,也同时希望被父母在意的感受,这种感受强调一个人希望能够在他在意的人事物里得到回应。
从这个理论里知道了,人的天性本身就有追求自主、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些欲望又可以通过内在的需求的满足而达成。
所以,孩子们天生就有自我表达和自我实现的欲望,家长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孩子自主选择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给他们更多的支持和自由空间。
03
买不起的兴趣和好奇心
想要发掘孩子的潜力吗?
想要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吗?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吗?
想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吗?
以下我介绍的这些方法一定要用上!
【自我决定角度】
引导孩子“自我决定”。
观察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表现出的兴趣,看看他们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这样就可以找到孩子的天赋和潜力。
比如吃完饭洗手时,孩子突然对洗漱台上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就可以作为切入点深入下去,发现孩子对哪些更感兴趣或不感兴趣。
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家长可以让孩子尝试不同的活动和体验,参加兴趣班,从生活中、学习中孩子关注的方向,也是能发掘出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
比如,孩子在洗手的时候,会对洗手台上的所有东西好奇,漱口水、剃须刀以及她妈妈的一大堆化妆品。除了科普体验漱口水为什么能漱干净口腔,引导孩子,如果用在其他地方会怎么样?拿去浇花、拿去擦桌子、能不能喝,结果会发生什么等等。
科普原理辅以引导孩子发散思维,带领她去体验自己的想法,拓展发现她更喜欢的领域。
与孩子交流:听取孩子的想法和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孩子挨个问那些瓶瓶罐罐是什么,我就挨个回答,这样她的好奇心满足了也学到很多东西,问到牙刷牙膏,我就用她的小牙刷给她刷,再结合她所学的书里的知识纠正刷牙姿势。
提供支持和鼓励:一旦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爱好。
给孩子积极的回应以后,给了她很强的刷牙动力,而且后来孩子要我和她一起刷,我也答应她的请求一起加入她的“小活动”中。
【奖赏会伤人】
不用物质奖励破坏孩子的动机。
孩子之所以做出内在动机的行为,是因为孩子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是为了避免惩罚。
比如孩子喜欢踢足球,不是为了当明星,也不是为了挣大钱,就是单纯地享受这种运动。
相反,外部动机行为是孩子根本不喜欢拉小提琴,但是爸妈要他学,他不得不干。
尽可能让孩子被内在动机驱使,孩子越坚持好奇、独立与热情地活在世界上,越能找到更多喜欢做的事,也就越快乐。
人的精力和时间极其有限,如果常常为了让孩子学习而给他物质奖励,多年以后,就会如阳志平老师在《人生模式》中所说:“一旦你习惯用外在奖赏而非兴趣、好奇心奖励自己;那时,你已经买不起兴趣、好奇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