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看一本育儿书,我会推荐这本《林文采博士的亲子教育课》,市面上的育儿知识大同小异,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收获一个更平和的自己。(篇幅略长,请耐心读完,一定受益匪浅)
◆ “心理营养”的由来
根本之道是改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的关系得到改善,这个孩子的行为就会渐渐好起来,孩子会变得更有朝气,更快乐,目标也更明确。
父母如果能对孩子无条件地接纳、重视,给予足够的安全感,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用自身作为模范,教导孩子如何处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活得自在。
◆ 五大心理营养,“喂”出健康孩子!
第一个:无条件的接纳
第二个: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第三个:安全感
首先,妈妈要情绪稳定。
其次,注意夫妻之间的关系。
两岁上下的孩子最常讲的就是:“不要!”面对这种“逆反”,我们要拿出“温和而坚持”的态度。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的,大胆放手。确实有危险的时候,我们也能够“温和而坚持”地对孩子说“不”。
第四个:肯定、赞美、认同
当孩子进入4~5岁这个阶段,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
第五个:学习、认知、模范
孩子的第一个模范就是母亲或者父亲。
总之,未来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决定于7岁前有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如果有,孩子自然会有生命力去探索、学习新东西。如果没有,他就会耗费大量生命能量,寻找曾经未被满足的心理,而不能够展现那个年龄阶段最好的生命力。
◆ 先天气质:认识孩子,因材施教
人的天生气质可以分为四大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冷静型。
1.优点里发展,缺点里学习
2.不贴标签
3.根据气质类型,给他最需要的营养
A.乐天型孩子:最在乎关系,拥有人际交往的优势!
性格关键词——积极乐观,人际高手,喜爱享受,渴望肯定
乐天型孩子长大后更适合做与人交往较多的工作,不适合做面对电脑和机器的工作。在工作中跟人讲话,通过工作帮助到别人,为别人服务,会让他很有成就感。
当乐天型的孩子想吃一颗糖时,父母很难用道理教导让他放弃那颗糖。内在感觉的推动力太强,讲再多道理,甚至处罚孩子都没有用。
乐天型孩子人生最重要的渴望,是得到自己重视的人的肯定、赞美、认同。
养育关键词—优质关系、打温情牌、计划和责任
B.忧郁型孩子:感受细腻深刻,天生完美主义者!
性格关键词——敏感细腻、深刻专注、完美主义
养育关键词—心理营养、情绪管理、人际交往
忧郁型孩子非常聪明,只要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后盾,他们就能调动起自己最大的潜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忧郁型孩子本来就擅长自省,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做错事情,并不需要父母耳提面命地教导他们,他们可能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下次该怎样改善。即使在孩子的确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醒他时也要对事,不对人。这个原则虽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孩子,但对忧郁型孩子尤为重要。
C.激进型孩子:勇猛执着,容易取得成就!
性格关键词——目标感强、意志坚决、天生领袖
忧郁型的人,虽然也是从小专注度很高,容易取得成绩,但他天生对名利比较淡泊,也不喜欢掌控别人,他把真善美和自己的价值感联系在一起,而激进型的人则是把成就、成功和价值感联系在一起。
养育关键词—建立道德观、激发同情心、放弃控制欲
激进型孩子天生对弱者没有那么多的同情。因为当他自己遇到困难时,自然的态度就是面对,所以看到那些遇到一点问题就倒下、逃避的人,他会轻视,并且理解不了别人为什么会那样。
D.冷静型孩子:小心谨慎、思维能力强!
性格关键词—天生谨慎、温和稳定、擅长思考
冷静型孩子非常愿意按照条例、规矩做事。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把期望他做的事情,一二三讲清楚。如果他达到了你的要求,他希望你会感到满意,而不要拿那些你没有讲清楚,所以他也没做的事情来批评他。冷静型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好,很负责任,受到批评会觉得不公平。
有的孩子,当父母给他的心理营养不够时,内心会非常挣扎,而冷静型孩子却可以适应得较好。同样面对不理想的家庭环境,冷静型孩子会想:“怎么办?”他可以想一些办法开解自己,并且自得其乐。因此,相比忧郁型和激进型孩子,他受的伤害相对也较小。
养育关键词—接纳慢节奏、多给肯定、鼓励表达感受
当冷静型孩子天生慢节奏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爸爸妈妈老是催孩子“快一点”时,他心里会觉得很不妥善、没有安全感。但因为性格温和的关系,当他被催时,他也不会发脾气,他只会更加拖拉、更加被动。
冷静型的人,虽然看上去个性温和,但骨子里非常倔强,因为他觉得任何事情,他都尽可能要想周到,他不希望别人干扰他思考、行动的过程。如果父母不嫌这样的孩子慢,他的整个人基本会没有问题。没有纪律问题,没有破坏问题,没有情绪问题,跟别人相处时虽然不是最受欢迎的,但人际关系也基本没问题。
面对冷静型孩子,如果我们希望他哪个方面做得好,多在他那个方面做得好的时候认可他、表扬他就可以。只有通过正面肯定的方式,才会激发孩子积极行动的动力,让他变得比较有行动力。
◆ 1.安全感
除了父母关系、妈妈稳定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在生活里多为自己做主、做事情。
通常孩子满3岁后才开始有独立的自我,在这之前他需要跟某些东西联结。这样的需求不是安全感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孩子在3岁前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吸收安全感。等孩子满3周岁差不多准备好可以接受教导,妈妈就可以试着引导孩子离开安慰物。但这其实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太刻意去训练。孩子觉得安全感够了,自然就分离了。
孩子安全感的根本来源,主要取决于妈妈或者主要养育人的情绪是否稳定,爸爸妈妈的关系是否融洽。
当孩子做错事情时,爸爸妈妈可以指出来,但态度要温和,尽量不把成年人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对孩子的批评上去,指责他哪哪做的不好。
妈妈必须多花时间陪孩子,多抚摸、多拥抱,在他提出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不要离开孩子太长时间,出门时也不可以偷偷溜走,否则孩子会很没有安全感,觉得妈妈可能随时就会消失。所以,宁可让孩子伤心大哭,也要在他面前消失。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满3岁(也就是进入4岁)的孩子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自主、独立变成他最重要的任务,他开始真正脱离妈妈,尝试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被强烈独立意识召唤的同时,另一股相反的力量也变得异常强烈,那就是面对和妈妈分离所带来的不安。当孩子提出黏人的要求时,妈妈满足他就好了。等他觉得安全了,内心里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股力量,推动他去分离、独立。
◆ 2.情绪管理
一是不要伤孩子自尊,讲“你很懒”“你很笨”这类贬低人格的话。二是不要在公共场合让孩子觉得羞耻。三是妈妈自己不要太焦虑。3岁前孩子的情绪问题一定源自他和父母的关系。
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被批评当然会难过。”然后告诉孩子:“老师这样说你的时候,她说的是一件事,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常常这样对孩子讲。
孩子伤害自己已经是一种偏差行为,而这种行为表明孩子内部的情绪过满,超出了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不是因为孩子过度脆弱,而是妈妈的态度过了头,自己却毫无察觉。
温和的说教没效果,不代表我们只能用激烈的批评。即使当孩子犯了很大的错,我们需要用认真、严肃的态度讲尖锐的话时,我们也要用身体和孩子做连接,比如靠近他,用手握着他的手或肩膀,告诉他:“你刚才那样做,妈妈觉得错得太离谱。”这样,孩子比较容易听进去教导,因为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自己只是被批评,而不是被拒绝。“妈妈的批评不代表妈妈不爱我、不要我”,恐惧也会因此减少。
两三岁的孩子是最执拗的时候,他很想自主,讨厌别人主动来帮忙,除非他自己提出。
和亲人联结不够,她就没法做好分离,没有办法分离,将来也就没有办法在外面和别人联结。妈妈跟孩子在一起时,做什么、说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跟她在一起,让她感觉到自己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玩什么就玩什么,妈妈都会陪在身边。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刚进入小社会时都会碰到类似问题,但心理营养足够的孩子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处理。他知道在小群体里该怎么讲话,怎么吓退爱欺负人的小朋友,怎么保护自己。但心理营养不够的孩子,比如在家被过度控制,内在有很多情绪的孩子,在幼儿园就会特别容易招惹其他的孩子,但争执起来又不知道如何处理。
在孩子情绪爆发的当口,我们如何引导?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生气了!”“妈妈看到了你的情绪!”“来,妈妈抱抱!”“到妈妈怀里哭一下。”说话时,妈妈越淡定,效果越好。
孩子处在“可怕的两岁”的阶段,很容易发脾气,碰到挫折、碰到做不了的事情就会发脾气,这是挺自然的一件事情。妈妈要做的是,孩子这样闹,就让他自己闹一闹,我们不受影响,只是把这看成一个特殊的过渡期就好了。当然也可以表达下关怀。
不用对孩子说:“不要哭。”孩子要哭就哭,我们无意识中说的“不要哭”,实际上是对她的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看到孩子伤心、生气,只要问一句“怎么了?需不需要帮忙?”就好。
当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当他认同这个错误的时候,是不会发脾气的。所以,要么孩子觉得自己没错,要么就是厌烦父母一直唠唠叨叨。
转移注意力对1岁左右的孩子非常管用。不用讲道理,让他的情绪暂时转移就好。
孩子的负面情绪到来之后,妈妈要做两件事情:1.用简单的几句话认可他的情绪,“我看到你很委屈。”或者“你真是很伤心啊!”,但是不要告诉孩子或者让他感觉到他的行为都是对的。2.等孩子安静下来之后教他处理:你要怎么办?怎样解决那些让你产生负面情绪的事情?
无条件的接纳(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孩子),主要是指在几样特别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上— 1.他做错事情的时候。2.他做的事情没有达到你的期待时。3.他做事情失败的时候。4.他产生负面情绪时。接纳的对象不是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的原因。
◆ 3.性格难题
我们觉得要为孩子做很多,才是好爸爸或者好妈妈,这变成一种“我很努力”“我已经尽力”的证明。其实,养孩子不用那么折腾,如果你觉得很辛苦,总在把孩子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折腾,那么你大概是用错了方法,这样,你自己和孩子都不愉快。
孩子不管是哪种个性,哪种先天气质,只要它没有发展到带来不良后果(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破坏环境),就不需要我们过度干预。我们要学习的是接纳。接纳的意义在于,孩子只有在我们接纳的态度里才会感觉安全。他只有感觉安全,才能探索、学习、进步。
比较,是父母亲要非常警惕的一个特质。看到别人家外向的孩子就希望自己孩子也很爱说话,很爱表现。其实外向孩子也有弱项,如果你让他待在一个房间好好工作,他恐怕会发疯,并不是每个孩子将来都要去做市场或者销售,每个人都会跟随自己的天生气质找到自己的位置。
内向的孩子安静一点,不那么冲动、危险,想得多一点,这是他的长处,我们不能既希望他保留沉稳这个长处,同时又变得外向、爱交际。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要求就太多了。
当孩子学习任何东西时,他提出要帮忙,我们才帮忙,不管我们自己认为那件事是容易还是难,因为我们的“认为”和孩子的“认为”是不同的。我们帮忙的方式是,给孩子做示范,告诉他这样这样,然后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尝试。或者,一个游戏中确实有很难过去的关卡,我们帮他过关。
孩子是靠直觉来判断外部环境的,当他感觉不够安全时,自然会退到父母身边,这是人的本能,等慢慢对环境熟悉了,他才会渐渐放开。
现在很多孩子被贴上胆小、退缩的标签,是因为成人世界的竞争性过强,造成我们太过焦虑,生怕孩子吃亏,怕孩子因为让步输掉自己的竞争力。也可以说,这是攀比的心态造成的。
专注力的培养,任何年龄都不需要刻意去做,只要孩子的心理营养足够,专注力自然会好。不过,孩子专注的对象一定是自己喜欢、有兴趣的事情,能够这样就足够了,不可能每件事情上都花费专注力。
当孩子有很多情绪、感觉不舒服时,情绪的能量自然就会往外冲,他就会很自然、很直接地用这些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也因此不能照顾到别人的感受,看上去就是很自我中心。内心没有太多情绪的孩子很懂得观察别人,也愿意照顾别人的感受。
◆ 4.行为偏差
当孩子打人、无理取闹,甚至做出伤害自己或别人的事情时,父母除了进行行为干预外,更重要的是看看孩子有没有情绪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情绪问题,我们告诉他“这样不对,不可以这样做”时,他就不会继续做。如果是有情绪问题的孩子,这样对他说则不会有效果,因为他需要很多肢体动作,比如丢东西、打人来发泄情绪。
爸爸妈妈的夫妻关系有问题,或者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太急躁、太高压,最容易让孩子累积情绪。当孩子内在情绪太满、无法处理时,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或者用偏差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哪怕是负面关注)。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她做了不好的事情时,忽略她,当她“不小心”有了好行为的时候,告诉她好在哪里。如果这个孩子真的想得到更多注意力,那么她会渐渐发现自己有了坏行为的时候,没人理,有好行为的时候,爸爸妈妈才比较喜欢自己。相反,如果她每次撒娇耍赖的时候,都有人来问她:“你怎么能这样呢?”她就会觉得这是让自己变得比较重要的方式。
只有当妈妈常常试图控制孩子时,才会引发孩子做权力对抗。所以,妈妈平时要做的功课是:多给孩子关注和重视。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你问问自己,这件事要不要紧,如果是无所谓的事情就说“可以”,但真的遇到“不可以”的事情就说:“妈妈很爱你,但这个不行。”这样,即使孩子哭闹你也不用内疚,抱抱他,安慰一下就好。
他要的你偏不给,就会变成权力的斗争。妈妈说:“你要我就不给。”孩子说:“你不给我偏要。”其实那个东西他根本不想要,他想要证明的是:妈妈听我的,妈妈很重视我。
先告诉孩子,这个东西属于他。如果他不是很相信妈妈的话,那么就只能从自己的行动中得到肯定。这个行动指的是:“我的东西,应该可以不分享。”这时候,妈妈只能允许他,不逼他,告诉他:“当你觉得可以时,再分享。”这么小的孩子不分享,和人品没有关系。有的孩子甚至到三四岁,还是非常强烈地拒绝分享,但妈妈要相信,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慢慢有自信,他一定会有愿意分享的一天。
隔离的办法对2~12岁的孩子非常有效。当孩子做了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行为,而且行为本身又比较严重的话,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管教法,目的就是让她有警戒心,以后不再犯。不过,第一,不要把孩子关在类似厕所这种密闭又黑暗的地方。第二,不要误用、滥用。有的父母觉得这方法有效,就什么事情都用它。
如果妈妈没有常常凶孩子,孩子打滚一定是他认为这个方法有效,面对这种行为,妈妈既不要对抗,也不要满足。要告诉孩子:“假如想要的话,你要换个方式。比如你可以好好跟妈妈说‘我要……',继续这样,肯定不行。”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怎样的方法是好的,这样孩子会知道,妈妈不是在和他怄气,只是在教导他,会比较容易接受大人的建议。如果引导无效,孩子继续打滚,那就只能忽略。绝对不要去骂他,这时候你越责备他,他闹得越凶。忽略反而让他比较容易安静下来。因为他是在用不健康的方式索取想要的东西,忽略会让孩子知道这个方法是无效的,如果你表现得很紧张,甚至满足了他,孩子就会判定:打滚有效!以后就会一直习惯于用这种办法。
在制止行为时,你要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地说:“不能这样做。”如果不行,那么就用身体来支持我们讲的话:抓住他的手,用坚定的语气说:“不可以。”而不是恳求他:“你不要这样做好不好?”这样的“恳求”对于很有主见的孩子根本起不到作用,他可以读出:妈妈的声音很软弱,我可以控制妈妈。注意,坚定的意思并不是大声,也不是责骂。
温和而坚持——坚持原则(不管孩子高不高兴,只要是不行的事情,就是不行),态度温和(平和地说“不行”,不包含指责和惩罚性)。
孩子打人时要阻止,但抓住他的手,不让他继续打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跟他讲道理。制止时,态度温和就好,这是在教孩子不用暴力方法处理情绪。其实我们要多关心的反而不是他的暴力行为本身,而是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情绪?
◆ 5.社交与社会化
社交能力行不行,跟性格没有关系。只不过,外向孩子胆子更大,比较敢于去尝试,碰壁后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强,相对来说锻炼的机会更多。而内向孩子是先观察,把握较大时才去做,成功概率更高。因此,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社交都不存在问题,只有一种孩子会出问题,就是情绪太多的孩子。内在充满困惑,整个人的生命力、精力、情绪都耗费在这里。
当我们认为自己“好意”为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我们要允许他接受和拒绝。这样孩子才可以从中学习到,我是好意,不代表别人一定要接受。
如果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参与集体活动时也没问题,父母就不用干涉。这样的孩子,如果被逼着和别人一起玩,反而会难受。他们天生需要更多安静的自我空间。这是先天个性问题,应该给孩子更多时间。
父母要有耐心接受孩子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要去比较“为什么别的孩子能很快适应,我的孩子却不可以?”这样的比较没有意义,不管是什么原因,接纳他,鼓励他就好了。
不要对孩子说:“没什么怕的,别人都可以,你为什么那么胆小?”鼓励的意思是说:“你可以的,去吧!”
不管是有家人生病,或遭遇其他家庭变故,最重要的,并不是当时我们对孩子说什么,而是我们面对事情的态度。如果我们坦然面对、泰然处之,那么孩子也一定可以心安。
在孩子的成长中,妈妈不要干涉太多,让他在自然的状况下接触各种类型的交往,学习舒服和不舒服。
孩子需要的,不是每次一被欺负就被救起,而是被教导,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
一旦孩子出现不寻常的行为,比如拼命抱着妈妈的大腿,或者在幼儿园整个人都有退化性行为(比如入园前原本不尿裤子的,因为入园又开始尿裤子),那就需要特别处理了。
平常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同样是安全感的问题。不过, 3岁的小朋友,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才刚刚成为 一个人。对于“怎么用一个人的身份跟别人交往?”“和别人交往保持什么距离?”“对方会怎么对待自己?”这些问题,他心里没数,有点害怕。这也很正常。等孩子安全感足够之后,他自然会有兴趣交朋友。
人际的交往是不需要去教的,一个人本身有安全感、自信,他自然会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要先学会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如果她能做到这样,与人联结的天性最终一定会发展出来,父母不需要过多干涉。
心智正常的孩子绝不会变成孤僻的孩子,因为人的天性就渴望与人联结。内向的孩子不能像外向的孩子一样跟很多人交朋友,但他一定不会一个朋友都不交,除非内在安全感匮乏。
“在幼儿园,你不一定会喜欢每件事。但老师有老师的工作,小朋友也要帮帮老师,不能不喜欢就不做。如果一个小朋友说不喜欢唱歌,一个说不喜欢写字,一个说不喜欢跳舞,老师就非常麻烦。所以偶尔做做不喜欢的事情也是可以的。”群体观念如此教导。
能够跟随别人的孩子,群体性一定特好。这可是孩子有良好社交行为的重要基础。父母亲可能希望孩子在群体里是比较有主见的,甚至希望他是领袖,但这只是父母自己的意愿而已。
父母亲要检讨的是,家里是否有人过度保护孩子、照顾孩子,或者养育人的焦虑太多、控制太多。平常父母亲要尽量给孩子更稳定、和谐的环境,少吵闹,允许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孩子在幼儿园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会过得很辛苦。
◆ 6.夫妻关系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整个世界,是他全部身心的来源。特别是对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自我还没有完全形成,对于分离的接纳度是很低的。
夫妻关系要长久、要舒服,尊重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给对方“不同意我”的权利。
爱的感觉一定要在互相滋养的过程里找到。在彼此滋养的过程中,有两种不成熟的心态:首先,我做到了这个度,于是要求你也做到这个度,否则我不愿继续。我不能欣赏你也做出的努力,却过于计较多少的问题。其次,我都是用我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对待你,我很少关注你需要什么,只是觉得“这样对你好”。
讨论小孩的问题有分歧时,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按他说的做,至少要听听他的看法、意见,即使你不认可丈夫的做法,也不要太纠结、太较真,笑笑就好。等到引起矛盾的那件事过去后,再找机会沟通。而且,能沟通的尽量沟通,要让他知道你不赞成他的做法,但尊重他按自己的方式去做。
不要让孩子过于骄纵,不要因为家里其他人怎样对小孩,你就不高兴,家里人跟她沟通的方式,将来在外面都会碰到,家庭就是一个真实的小社会,所以不如早点在家里学习一下。
可以交换意见,但不应为强求两个人的一致而争吵。爸爸严格,妈妈宽松,孩子要学习应对两种不同的方式,这也是一种成长。
如果非得强求一致,甚至不惜破坏夫妻关系,那是绝对不值得的。对于小孩来说,爸爸和妈妈,或者爸爸妈妈和其他家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比任何分歧本身都更重要。
关系,永远比具体的事情重要。
虽然妈妈没有出声,但孩子通过观察表情,可以看出妈妈生气了,但是却在逃避。而且,当孩子跟妈妈的关系比较好时,会认为这是面对矛盾的好办法,耳濡目染之下的她长大后也会学着压抑、不表达情绪。
有情绪的那一刻怎么办?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对爸爸说:“我了解你现在很生气。但我不希望你这样说,因为你这样也会让我很生气。你看孩子在这儿,现在可能不太适合当着他的面谈这个问题。我们要不要换个地方或者换个时间谈?”
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妈妈越平静越好,但声音大点也无所谓,因为不是所有妈妈都能马上达到那个修为,重点是让孩子看到妈妈在表达!即使妈妈不高兴也没有完全失控,她照顾到了周围其他人。这样,孩子会慢慢学到,当自己生气的时候,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还没有整理好,想清楚了之后会找对方谈。
事后找爸爸谈的时候,首先谈谈他的不愉快,让爸爸先说,说的过程中妈妈不要急着为自己辩解,而是听着,然后澄清爸爸的意思,比如:“你的意思是不是……?”女人和男人来自不同星球,所以妈妈听到的,和爸爸想表达的可能不是一回事,所以澄清的过程很重要。确认自己没有误解爸爸的意思后才开始讲自己的想法,同样也要求爸爸弄明白妈妈的意思后再表达意见。最后,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方案都摆出来,尽量协商解决。
“以后孩子在的时候,能不能不要用那样的口气说话?”类似的话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否则爸爸很可能感觉在孩子面前受到了指责,没面子。
◆ 7.妈妈的自我成长和支持
我们要尽量做到和家人保持一致性沟通,不指责、不攻击、不讨好,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需求,不要等到忍无可忍时才用怒气去沟通。
当妈妈发现自己确实有情绪需要安静地处理一下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心情不好,需要自己待一会儿。妈妈就在那个角落,你可以看到妈妈。”
如果时间有限,觉得自己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那么,妈妈就不要再做其他事情,而要花时间和孩子沟通,待在一起,抱抱,玩玩,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比学东西重要得多。有些妈妈回家赶紧教孩子这个那个,这不是和孩子在一起。
要分辨你是在拿孩子出气,还是在管教他,非常容易。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情时,你发现自己怒不可遏,完全不可控制,而且持续时间长,也就是说,你教训孩子不是一下两下就结束的话,就说明一定是累积了情绪。但如果只是管教,你看到一个错误时也会生气,但几秒钟就过去了,没有失控。你不但知道自己生气了,而且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你该怎么处理。
不管是自己,还是教导孩子,在做出决定之前,请先问自己:一是这件事会不会带来危险?二是这件事会不会让自己开心?如果心里感觉到委屈,那件事就不用做了。做善良的事情收获的一定是快乐,如果收获不到,就没有意义。
也许有的妈妈知道应该跟随孩子,但行动上却做不到。因为完全跟随孩子,对一些妈妈来说意味着完全失控。但妈妈一定要学习这一点,不然的话,孩子要么将来跟妈妈“闹” 得很厉害,要么变得个性非常扭曲。
做妈妈的人,一定要有一点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这会让妈妈变得很有力量。妈妈不能持续不断地一直给别人付出,她也要照顾自己。
◆ 8.父亲养育
爸爸对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
爸爸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游戏,在玩耍的过程中,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喜欢我”,从而获得价值感的认同。
如果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情,不管孩子怎么撒娇、耍手段,爸爸都要坚定地说“不”。这样爸爸才能因为有原则、坚持,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威严感,而不是靠“凶”。
一般来说,3岁以内的孩子还不会想到主动去找爸爸,从4岁社会化过程开始,他才慢慢去找爸爸。
妈妈不应该把孩子保护起来,跟爸爸去吵,不让他凶,而是教孩子学习应对。比如当爸爸真的很凶时,孩子会害怕,跑来找我们,我们可以问问孩子:“爸爸这样,你打算怎么办?”“如果是爸爸误会了,你打算做什么?”“如果你真的做错了爸爸凶你,你又可以怎样?可不可以跟爸爸说:‘我知道我做错事了,不过你下次可不可以不要对我这么凶,我会害怕。'”孩子直接对爸爸讲,比妈妈去沟通要好很多。
◆ 9.隔代养育
当妈妈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只能让老人来帮忙养孩子时,必须准备好的态度是:全部听老人的,一切以老人为主;要不然你就自己养,可以不必理会别人的意见。
妈妈不用担心老人做得不对会影响孩子,实际上大部分争执都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除了虐待孩子,老人的其他做法基本都不会触及底线,妈妈的很多担心都是来自自己的焦虑。而且妈妈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也就是说孩子受妈妈影响最大,就算老人真的不对,影响也很有限。除非妈妈很少在孩子身边,孩子才会跟老人更亲近。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从小他就需要学会面对不同的人。
2岁正是孩子想独立的时候,而他要在安全的人、安全的环境中才能放心去独立,否则独立时间会延长,所以不要在这个年龄和孩子分开,尽量想办法让孩子待在妈妈身边。
妈妈把孩子交给老人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老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她不可能为了照顾一个孩子,让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如果我们真的对老人感恩,最大的感恩就是接纳,老人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妈妈的要求的。
对3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养育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温和、有耐心,不要溺爱,其他都是次要的。
如果孩子试了很多次,“不管我怎么哭,妈妈始终很温和,得不到的东西就是得不到”,孩子发现哭闹没用,自然知道以后不需要这样做。
亲不亲”不完全跟时间长短成正比,也许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感觉比较好,孩子还是会更愿意跟从妈妈的观念、想法、习惯去做。但如果妈妈没有能力做到,孩子可能就会跟随另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等。
◆ 10.性教育
1.孩子问什么就答什么,并且按照他那个年龄段所能理解的方式来回答,不说太多,也不说太少
2.使用正确的词汇
3.性教育,最重要的是父母亲的态度
如果父母亲不好意思,孩子就会有所察觉,然后明白最好别说这些,可是他的好奇还在,还有很多问题,所以他只能去找别人谈,这样父母就失去了在此问题上的主动权。
4.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享有身体的自主权
教会孩子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任何时候都可以拒绝任何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触碰他任何的隐私部分,甚至是身体的任意部分。教孩子,只要感觉不舒服,就可以对对方说三个字:不喜欢。
5.当孩子要求我们抱他时,就去抱他
◆ 11.疑难表现
如果孩子的作法,只是在成人眼里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因此产生情绪问题,或者产生伤害别人、伤害自己的结果,就不用理会。
有时候孩子喜欢看到妈妈被自己烦到的样子,因为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控制了妈妈”的感觉。妈妈在累或者烦的时候,面对这种情况比较好的应对方式是:不要生气,但告诉他“我很累不想回答”,或者“我已经回答很多次了,你自己想”。
判断孩子心理是否健康主要看三方面:是否快乐?行为有没有偏差?跟他人是否可以正常互动?
可以告诉孩子:“那个东西属于你,你有决定权。只有你觉得乐意分享,或者把自己东西给别人无所谓时,你才可以分享,不要勉强自己。如果别人勉强你,你就对他说‘不行’。”要强调所有权,孩子才会保护自己,才不会别人叫她做什么,她都说好。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目标,他是生活在过程中的。事情对他来说,只有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唯一能帮孩子养成快一点习惯的就是:鼓励。当他很快完成一件事情时,对他说:“你做得真快”,或者,“你这么快就做完了,给妈妈帮了很大的忙”。
表扬结果,会让孩子在努力却没有得到好结果的时候非常沮丧。表扬过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努力了,尽力了,对得起自己,不管结果怎样,都不会过于介意。
妈妈可以在孩子受挫时教导他,“失败了,你肯定会难受,任何人面对失败,得不到想要的东西都会不高兴”,先承认和接纳他的情绪,认同他的挫折感,然后告诉他:“生命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我们确实很努力,但却做不到想做的,得不到想要的。要学会接受。不过这并不代表我们在其他时候也做不好。”
妈妈要告诉老大:“你像弟弟这么小,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照顾你。后来,你一天天长大,慢慢可以自己吃饭、走路……妈妈就觉得很轻松,不像照顾小宝宝那么累。所以,你长大,帮了妈妈很大的忙。但弟弟现在就不行,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要妈妈帮他做。”总之,要让老大体会到大孩子的成就感。
平时父母控制孩子越厉害,孩子越容易在一些事情上想反控制父母。
Q:我的宝宝2岁8个月了,吃饭时爱磨蹭,一口饭在嘴里含上半天也不咽,而且总是边吃边把食物当玩具,这导致一顿饭常常要吃上半个多小时。他为什么这么磨蹭?
A:首先,这么小的孩子很容易把食物当成玩具。可以想办法找点让他觉得更好玩的东西,告诉他:“如果你快点把饭菜吃完,可以……”也许,他为了快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快快吃饭。面对这样小的孩子,我们没办法直接要求他一定要怎样,只能另找一个他更感兴趣的东西,激励他。其次,有的孩子吃饭磨蹭是因为厌烦吃饭。厌烦导致胃口不好,胃口不好,就没有推动他吃饭的动力。那么,厌烦情绪是从哪里来的呢?每当孩子吃饭时,都有无数眼睛盯着他,盯着他放进嘴里的每一口食物,强迫他吃有营养但很难吃的菜。这样孩子压力很大,吃一顿饭跟受一顿刑差不多。
◆ 12.其他生活琐事
在大部分不涉及原则的事情上,要让孩子自己慢慢试,不用太担心或过于主动地帮助他,否则妈妈整天都会面对“权力斗争”和没完没了的“不要”。
给2岁孩子制订规则的原则——尽量通过鼓励的方法,强调孩子行为的正面效果,来让孩子服从规则。2岁多的孩子太自我、太难管,如果你总是告诉他“你这里做得不好,你应该……”一定会引来孩子的强烈反抗。
不要把条条框框看得比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重要。
孩子从大自然里得到的感官刺激,有助于缓解他们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如果你不认可一个习惯,最容易的方法就是妈妈自己做到。
妈妈最需要懂而又比较容易错过的是孩子的心理发展和需求。妈妈可以选择上一些儿童心理的基础课程,或者买一些相关书籍来阅读。再退一步说,即使什么都不懂也没关系,只要妈妈懂得观察孩子。发现孩子发出一个信号后,我们去配合他的需求就行。这样养大的孩子,自然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