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我们分析了,自私与理性不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那经济学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下人类的四大约束:
东西不够,生命有限——即稀缺是基本事实;
互相依赖,需要协调——故交易是最佳方式。
事实上,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稀缺”这个前提上,但稀缺并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稀缺的原因有两个:
1、你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你去超市里看看,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商品,一看价格发现它非常高。这说明什么?说明你喜欢的,别人很可能也喜欢。
人有了馒头,就想有酒肉,吃好了就想穿暖,穿好了就想娱乐等等。你看,人的需求是变化的,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经常听到有人批评现代生活,说现代人培养了许多不必要的需求。可是,真有不必要的需求吗?哪怕是最简单的一支铅笔,它上面就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印记。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这当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很多年前,刚开始有去屑洗发水时,就有人讨论——头屑真的那么可恶吗?我们真的要去掉头屑吗?还是卖洗发水的广告商,刻意营造了一种需求?
当然你可以说,这种需求是被营造出来的。但是反复使用之后,人们就会慢慢觉得,没有头屑是个人清洁卫生的一个基本标准。你看,我们今天的人,肯定要比50年前的人更卫生、更悦目。
所以,人类的资源永远都稀缺,所以,稀缺才是经济学的基石。因为稀缺,所以交易,所以才要资源配置,所以才有了市场和政府。
由于资源稀缺,我们又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交易自然产生,而一个苹果换你一个李,我们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经济学认为,哪怕物质的总量哪怕不发生变化,只要人与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易,幸福就能够无中生有地产生。
也就是说,虽然交易没有创造新的东西,但交易本身就能无中生有地创造价值,从而给每一个人带来幸福,经济上的专业术语叫——交易剩余,我们在后面也会讲到。
这也就能解释《战俘营里的经济学》故事中,为啥牧师转了一圈,手里就凭空多了一袋食物,这位牧师可不是什么骗子,他是一位增加福利、创造幸福的商人,他手里拿着的那一袋食物,就是他创造幸福的证明。
所以说,交易能赚钱,甚至能赚大钱,因为它创造了价值。
正因为如此,也有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关于交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