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
十岁左右的样子,有一次,爸爸站在门口,横眉立目训斥,躲在屋子里的我不敢出来,一边哭,一边蜷缩。妈妈在外面劝解,试图把我“解救”出来。印象中,爸爸好像拿了鞭子,这唯一的一次“打”我(印象中并没打),应该也有很多错乱的记忆。爸爸早已忘记此事,而以我对父母的感觉,记忆中的“鞭子”很可能不是事实,而是内心的感受:恐惧,害怕,无助,羞愧,担心。
爸爸年岁大了,不像年轻的时候气盛。即使年轻的时候,也不是经常发脾气。即使发脾气,也不是对我,但我依然害怕。现在我距他几百公里,认知也超越了他的年代,对父亲除了尊重,依然有隐隐的怕。怕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怕他说我做的不好,担心他说我不应该......也可能父亲早已变了,而我依然活在父亲对我的“限制”中,自己也并不确定有没有勇气和爸爸聊这部分。
场景2
我不允许自己“退缩”,所以2019年,全家游览常州中华恐龙园,孩子们还小,而我却体验了几乎所有的高空项目:4D过山车,翼飞冲天,水火运动,通天塔,雷龙过山车,飞越恐龙山......每玩一个项目内心都是恐惧的。今年再次去方特,只陪孩子们坐了过山车,其它的不愿也不敢再尝试。女儿一直想念她她,说她们俩一起玩高空项目才刺激。
场景3
小时候的我,也有“牛”的时候,找到欺负弟弟的小伙伴去“报仇”,在课堂上毫不畏惧地举手发言,和老师探讨。不知道什么时候变了,变得谨小慎微,变得唯唯诺诺。毕业答辩,公司晨会主持,科研会议作报告......这些都让我感到“恐惧”,不安。
刚来ME+做助手,读书会不敢开麦,大家讨论不敢发言,对自己评判很多。三年来,长进还是有的,带读书会,参与工作坊,和叶果连麦读书......
现在想想自己独立办工作坊,还是有恐惧,不安,紧张,忐忑。好的影响也是有的,比如准备的更加充分,比如更加有意愿提升自己。
和恐惧待会吧,允许,允许,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