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学校组织参观殷墟博物馆和参加中国文字博物的开馆仪式,初次接触甲骨文,就对它产生了兴趣,大三接触了李乐毅的《汉字演变500例》,更是被里边有趣而详细的讲解所吸引,于是手抄了整本书。2021年偶然间看考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中有董作宾、董敏的《甲骨文的故事》,就果断买来,进行阅读。从2021年7月16日---2022年1月5日。用时将近半年。
《甲骨文的故事》这本书将甲骨文的发现、挖掘、拓印、研究和崛起讲解的具体详细,又为我科普了有关甲骨文的知识。
原本以为甲骨文就是拿刀刻画出来了,读书才知道,甲骨文是由先书写再契刻的,而当时已有朱书和墨书的区别,而且书写的工具是毛笔,书写的方法是横画先左后右,直画先上后下,完全像现在楷书的笔顺。卜辞的契刻法,则是先将全版所有的直画,一一契刻,无论是先正后倒,还是先倒后正,斜画等同直画,刻成之后,再一一刻其横画,亦需四方回转。无论直画横画,必须左右各刻一刀,其中深处一线乃是两刃相接之处。
甲骨文与重视占卜的商人
在商代宫廷里有一个专门为商王设立的占卜机构,占卜的各项工作有专人负责
贞人:当商王或者王室贵族需要占卜时,贞人以代言人的身份问卜
卜人:负责执行占卜
占人:专职解释裂纹的含义
史人:记录整个占卜过程。
这些是商人占卜时一定会出现的几个角色,有的角色不止一人,也有一人同时担任多个角色。
占卜的内容:天文气候、战争、祭祀、收成、疾病、生子等
一条完整的卜辞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一、序辞:记录占卜之日与卜人的名字
二、命辞:记载卜问的事情
三、占辞:记录视兆的人判断吉凶的话
四、验辞:记录应验的情况。
一般来说,序辞和命辞通常会刻在甲骨的正面,以一正一反对称的方式占卜,如:若左边命辞为:明天会下雨,右边的命辞就是“明天不会下雨”。而占辞和验辞会刻在甲骨的反面。但并不是所有卜辞都四项俱全。
并不是所有的甲骨文都是卜辞,还有记事刻辞和表谱刻辞。
学习甲骨文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汉字起源和探究汉字背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