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天阴沉忧郁,这样的天气,再看一本阴郁的书,心情自是复杂难言。
《此后再无余生》,一位身患癌症的作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写就的随笔,我更愿意将其当作一部小说,我无法相信,一个知道自己罹患绝症,不久将永别人世的人,要如何面对即将消逝的自己,如何度过即将消失的日子。而且关键是,她的文字还能那么优美,似乎这一切仅只是一场模拟的死亡秀。
记得年轻的时候,有一天,年幼的孩子问我,妈妈你能活到什么时候,我突然一惊,仿佛死神在那一刻正狠狠地盯着我,如果我答错了它会立刻将我打入地狱。我认真地扳着手指,算着他什么时候读完中学、大学,我把我的生命终点定格在他读完大学之后,他很天真地问我,妈妈你能永远不死吗?我还记得我当时回答他的语气,略带哀伤又充满宠溺,说,“傻孩子,哪有不死的人生呢?”那个时候,我还活在对生活的懵懂认知中,从来没有想到过死亡,即使是那一刻仿若突然间窥见了死神,依然没有感觉到死亡的可怕,感觉中的死亡于我依然遥遥无期。如今,在渐近老年之时,我知道死亡终将靠近我。但我依然不知道最终日期,所以,我还是假装我不会死亡。 而妮娜却知道自己要死了,虽然不确定具体日期,但死亡就近在眼前,甚至可以触摸到。她不是个矫情的人,没有追问“为什么是我”这个不值得纠缠的问题,而是冷静地思考着关于死亡的一切,她透过自己将近死亡的事实,怀念着母亲,猜想母亲在临近死亡时的心情;她利用死亡前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亲子时光,为丈夫完成曾经的缺憾,和朋友们一起度过读书时光。她也有崩溃的时候,那样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心里想一个歇斯底里的方式就算是发泄了,或者仅是用一个别人不注意的恶毒眼神,让自己重新安静下来。 她或许告诉我们的是,平静接受死亡,并与之和平相处。
死亡是找不到光亮的黑暗,是幽深的洞穴,将死之人很容易被陷落进去。死亡可以摧毁你,但在它没有摧毁你之前,你不能自己摧毁你自己。手术、放疗、光头,疼痛、呕吐、行动不便,健康一点点地远离着你,即使知道死亡就在你身边,你也要平静地拉着死亡的手,一边同亲人告别,同还活着的那个自己告别,同曾经的记忆告别,一边清理自己曾经的生活,让它平稳有序直至终止。
人在死亡之时,最不舍得是什么呢?当然是正在进行的生活,那么多没有完成的愿望,甚至即使是什么愿望也没有,那些活着的时光,那些可以呼吸的日子也是好的。还有那些挚爱的人。你曾经那么依赖的父母,正在陪伴你生活的爱人,每天都依偎着你的孩子……当你知道你必得舍弃他们的时候,你想着可以舍弃你早已离开的父母,甚至可以舍弃你曾经的爱人,因为或许某一天他也可以再找到陪伴他的人,你唯一不想舍弃的就是你的孩子,他们是你的骨肉,是你无法割舍的牵绊。但你终将远离他们而去,然后,你或许可以在天堂远远地看着他们。
哀而不丧。当我们逐渐失去什么的时候,当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当你哪怕还有最后一口气,你都要平静地接受这所有所有的一切,然后,你才会带着最好的自己走向死亡,走向生命的终点。